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中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05:47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育者提出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侧重点也不同。科学课程是基于科学教育价值取向而设计的。因此,也出现了多种科学课程的设计。从19世纪开始,科学教育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诸多教育家及学者都曾提出过很多有关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观点,也对科学课程的设计进行了诸多的研究。由于,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因此,我国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科学教育价值取向及其课程设计理念来开展科学教育的。但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我国科学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又回归到了传统的学科教育。基于此现象,为了真正提高我国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对科学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虽然我国课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在科学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却是盲区。大部分的相关研究仅仅是依据其他的课程设计研究为基础,并且是在脱离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研究的,研究者只是将我国科学课程的设计研究定位于科学教育的理想状态,或者只是一味的将国外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模式借鉴过来,完全抛除我国教育的优点,直接应用在我国科学教育上。因此,其研究的结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科学教育的价值更...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三) 科学教育人文价值取向的确立
二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科学课程设计的应然分
    (一)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科学课程设计的意义 目的及任务
    (二)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科学课程设计程序及原则
    (三)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科学课程设计的类型
三 基于人文价值取向下的科学课程设计的实然性
    (一) 国外中学科学课程设计案例
    (二) 国内中学科学课程设计案例
    (三) 国内外科学课程设计中人文的缺失
四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一) 人文理念指导科学课程目标
    (二) 人文思想与科学课程内容的融合
    (三) 科学课程的人文评价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发展轨迹探源[J]. 李太平,翟艳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2]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J]. 杨嘉.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09(09)
[3]科学素养概念化进程及特征探究[J]. 解红晖.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4)
[4]儿童需要什么样的科学——对我国儿童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考[J]. 王春燕.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5)
[5]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韩廷宏.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6]从科学观看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 王媛媛.  现代教育论丛. 2007(11)
[7]当前科学教育几种主要价值取向评析[J]. 刘克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15)
[8]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J]. 田建国.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06)
[9]论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J]. 秦旭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10]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价值取向[J]. 李红婷.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博士论文
[1]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 陶红.吉林大学 2005
[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 马宏佳.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幼儿教育生命价值取向研究[D]. 刘小红.西南大学 2008
[2]价值取向与科学发展关系研究[D]. 张全峰.昆明理工大学 2007
[3]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初探[D]. 何振丽.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科学教学育人价值探寻[D]. 刘燕.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 张意忠.江西师范大学 2002
[6]环境教育价值引论[D]. 阎守轩.辽宁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36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6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