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研究(1999-2009)

发布时间:2017-05-01 22:11

  本文关键词: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研究(1999-2009),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后冷战时期,东亚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重点关注的地区。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成为当今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调整大致历经三个阶段,即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威慑与均势阶段,到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海上反恐阶段,再至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强势重返阶段。 美国通过强化美日、美韩、美菲和美澳等一系列双边同盟战略,依靠大量的前沿布署基地及军力,巩固其东亚岛链,,以达到确保其东亚海上优势地位,主导东亚海上通道安全的目的。 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演变深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天定命运”的理念与维护海上霸权的现实需要;巩固冷战时期建立的亚太同盟体系;顺应美国全球战略及东亚安全战略的调整;应对包括中国崛起和东亚海权纷争等地区性因素;处理反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等。 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本质上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维护其海上霸权利益服务的,但客观上对地区海洋秩序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应积极参与海上多边安全合作,加速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并就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做适当提前布局。
【关键词】:海上通道 岛链 美国东亚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15;K7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8
  • (一)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6-7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7-16
  •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6-18
  • 一、 东亚海上通道概述18-27
  • (一) 东亚地缘环境18-20
  • (二) 东亚的海上通道20-25
  • (三) 冷战时期东亚的海上通道安全25-27
  • 二、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的调整27-46
  • (一) 冷战终结与美国的东亚安全认知27-28
  • (二) 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的调整28-37
  • (三) 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的内涵37-40
  • (四) 东亚国家的回应40-46
  • 三、 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调整评析46-68
  • (一) 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46-58
  • (二) 评述美国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调整的实质及影响58-61
  • (三) 中国的应对与思考61-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8
  • 致谢78-79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镰田茂雄;;东亚地区佛教圣地五台山和五台山信仰在日本的传播[J];五台山研究;1988年03期

2 张舜媛;;人口激增危害东亚海岸[J];英语自学;2006年11期

3 贺云翱;冯慧;李洁;;东亚地区出土早期钱纹陶瓷器的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8年02期

4 王巍;;从出土马具看三至六世纪东亚诸国的交流[J];考古;1997年12期

5 万里程;孙健;;东亚区域认同的文化成因及前景[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6 陈秀武;;论日本型华夷秩序的“虚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张玉;张士昌;;试析东亚经济的儒家文化因素[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8 钱明;;东亚整合性思维与儒家共生思想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生肖大拜年[J];课堂内外(小学版);2011年02期

10 沈世顺;;全球化视野下的东亚与东盟[J];对外传播;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李爱华;兰博文;;东亚地区夏季水汽输送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吕江宁;沈正康;王彦召;张东宁;袁淞勇;万永革;陶玮;;东亚地区构造形变场粘弹性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丽洁;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臭氧季节变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雪梅;江志红;刘晓东;兰博文;;东亚地区水汽输送过程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钟水映;李魁;;东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动性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祥鳌;王普才;陈洪滨;;东亚地区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验证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丁叶风;拓瑞芳;谢坤;;东亚地区夏季大气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及其异常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Shuzo Takemoto;孙和平;;日本-中国东亚地区精密重力测量合作计划(英文)[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9 葛萃;蔡菊珍;张美根;;东亚地区对流层O_3和CO模拟[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申继亮;;中、日、英青少年科学创造性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廷榔 刘晓星;东亚地区应加强环境政策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印度尼西亚国际和战略问题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 约瑟夫·瓦南迪;有必要设立东亚地区协商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记者 孙汝祥;世行预测新兴东亚地区07年增长将放缓[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记者 吴成良;东亚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快速增长[N];人民日报;2010年

5 余万里;美国东亚外交政策尚待调整[N];人民日报;2005年

6 葛进;东亚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谢小亮;新兴东亚地区本币债券超4万亿美元[N];中国保险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 孙学峰;中国应抓住美国重返亚洲的机遇[N];东方早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齐芳;我们的祖先如何从非洲来到东亚[N];光明日报;2010年

10 穆宏志;“东亚人文100”成新华文轩国际合作战略先锋[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3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兵;国际战略通道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向宇;论东亚经济合作中的领导问题[D];北京大学;2005年

8 王金艳;沙尘模式优化与东亚沙尘天气量化分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金炷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莹莹;美国的东亚海上通道安全政策研究(1999-2009)[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高卓杰;东亚地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喻慧;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中国因素[D];暨南大学;2005年

4 高志亨;论“10+3”自由贸易区之路[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5 江磊;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监管[D];吉林大学;2006年

6 赵s

本文编号:339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9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