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民国“白马湖国文教师群”的历史影像与现实启迪

发布时间:2021-09-17 20:54
  “白马湖国文教师群”是指民国时期以夏丐尊、朱自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直接从事国文教学或对国文教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知名教师群体。在1921年到1925年间,他们相继聚集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一所私立初级中学即春晖中学。李叔同、丰子恺,以及后来的朱光潜、叶圣陶等人都可纳入这一群体。他们以春晖中学为主要的教育阵地,以白马湖为吟诗属文、饮酒会友的生活园地。翠丽的山水景色和富丽的人文风光对他们的写作风格、教学特色和人格确立都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因而白马湖成为这群文人生命里的重要地标。笔者通过对“白马湖国文教师群”的形成、流变进行梳理,研究“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如何赢得“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并创造教育史上不朽的“春晖境界”,探讨民国时期国文教学的精髓,为当下语文教育改革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资。本文分为历史回顾和现实启迪两个部分。为了资料的丰富性和准确性,笔者在论文写作前亲自参观春晖中学旧址和大师们的故居,考察春晖文化史馆。通过大量史料的查阅,前三章着重勾勒“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历史影像,第四章重在现实启迪。第一章开门见山,对论文对象“白马湖国文教师群”作一个整体性的历史回顾:其中重点探讨了“白...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特色国文教师
    (二) 文献综述:有待深度解读
    (三) 概念界定:新建教师典范
    (四) 研究意义:国文教师楷模
    (五) 研究内容:人文读写融合
    (六) 研究方法:追溯历史影像
一、“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历史回顾
    (一) “白马湖国文教师群”流变
        1. 一师风潮的催化
        2. 春晖办学的需要
        3. 立达、开明的延续
    (二) 白马湖影像:作家兼国文教师群
        1. 清新、淡雅的散文特色
        2. 淳朴、超然的人格风范
        3. 自然、精粹的“纯正教育”
    (三) “白马湖国文教师群”教学与研究概况
        1. “纯正教育”指导下的国文教学
        2. “白马湖国文教师群”教学创新
二、“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形成的文化条件
    (一) 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玉成教师群的存在
        1. 时代背景——民国开放的社会环境
        2. 地域人文——白马湖畔的熏染化育
        3. 现代意识——出国游历吸收西方教育思想
        4. 教育信仰——一致的“立人”教学理念
    (二) 积极进取的写作生涯构成教学的重要资源
        1. 文化底色——“五·四”现代作家身份
        2. 创作经历——以学生为阅读对象
        3. 教学实践——为学生示范“下水文”
三、“白马湖国文教师群”教学再现
    (一) 国文教学理论与实际
        1. “国文科”的界定:技术训练兼顾教育意义
        2. 国文教学目的:读写为本深入思想培育
        3. 国文教学方法:教学与训育,唤醒学生心灵
    (二) 阅读教学:重能力培养,促阅读习惯养成
        1. 课上:选文宜系统,实施文白分教
        2. 课下:阅读应“周遍”,细观察广涉猎
        3. 怎样阅读:全员参与,读悟相伴
    (三) 作文教学:重情感体验,促表达力养成
        1. 作文的内涵与外延
        2. “立诚”为核心的作文观
        3. 怎样写作:艺术性与技术性并存
        4. 作文修改:思想的锤炼与词句的琢磨
四、“白马湖国文教师群”的现实启迪
    (一) 语文教师应超越教书匠成为铸魂立人者
        1. 以“立人”为目标,做“纯正教育”的实施者
        2. 以“爱”为“要诀”,做课堂“春意”的播撒者
        3. 以“素养、学养”为导向,做课程的“管领”者
    (二) 语文教学应突围课本世界拓展课堂疆界
        1. 明确教学目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
        2. 丰富教学内容:课内外结合,听说读写思
        3. 更新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感官,输入为了输出
    (三) 再造“春晖境界”的机遇和挑战
        1. “白马湖国文教师群”创造“春晖境界”
        2. 重构汉语文教育目标:培养表达力
        3. 语文教育制度改革:思想创新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教育体制内的朱自清及其历史影像[J]. 李宗刚,关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2]三位一体:求用、求美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本体思考研究[J]. 汲安庆.  教师教育学报. 2016(02)
[3]现代散文“白马湖派”论要[J]. 朱惠民.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2)
[4]我的现代散文“白马湖派”研究[J]. 朱惠民.  博览群书. 2016(02)
[5]“白马湖作家群”国文教学的历史影像和现实启迪[J]. 潘涌,郭雅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6]何曾只道是寻常——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 汲安庆.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6)
[7]“新文化”与“旧传统”:匡互生关于“人格教育”的论述及其现代意义[J]. 朱晓江.  学术月刊. 2015(09)
[8]一个被尘封的美学存在——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论[J]. 汲安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9]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1980—2014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的分析[J]. 朱晓民,张瑜,刘凯莉,侯伟朋.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1)
[10]民国时期华文教育本土化探析——以国语文教材的编写为视角[J]. 于锦恩.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14(03)

博士论文
[1]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 张哲英.华东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薛晶茹.浙江师范大学 2015
[2]朱自清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论[D]. 丰慧明.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传承与启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探微[D]. 马鸣.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4]白马湖作家群研究[D]. 唐丽君.西南大学 2013
[5]试论丰子恺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 邬敏浩.上海师范大学 2012
[6]试论李叔同美术教育思想[D]. 夏文玲.安徽大学 2012
[7]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关照下的办学实践[D]. 李媛媛.华东师范大学 2011
[8]民国初期著名中学管理实践研究[D]. 柏荣.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白马湖作家群人文精神研究[D]. 黄涛.苏州大学 2009
[10]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陈春华.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9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399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7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