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

发布时间:2021-10-12 21:27
  社会流行的片面、狭隘、僵化的科学观念遮蔽了科学的丰富内涵,扭曲了科学的真正形象,误导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终使科学的文化资源被大量浪费,科学的价值被错误估计。这些渗透到科学教育和科学课程中,导致了科学课程中科学观、知识观、目的观、形态观、学习观的迷失与错位,最终成为科学课程难尽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根本上认识科学,对科学进行文化阐释,揭示科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科学文化的课程资源,重估科学文化的课程价值,并据此反思科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际,从多方面、多视角展望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为新世纪科学课程的规划、建设、实施进言献策,不仅是建构科学合理的科学课程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客观需要。 中学教师、学生的科学课程观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学教师与学生牛实证主义、客观主义科学观占主导地位;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科学就是静态的知识体系、高深的理论或真理,对科学的发展持归纳主义见解;多数学生不很了解科学课程的内容究竟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价值,认为科学没有负面效应或对此不置可否,多数教师认为目前的科学课程不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价值的有限性及其负面效应;半数...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一、 概念释义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科学课程的历史考察
    一、 科学课程的合法化
    二、 科学课程的活动化
    三、 科学课程的结构化
    四、 科学课程的综合化
第三章 科学文化的课程价值(上)
    一、 科学文化:间际的理解
    二、 科学文化:本体的思考
第四章 科学文化的课程价值(下)
    一、 科学的文化属性与科学课程发展
    二、 科学文化课程价值的层次结构
    三、 科学文化与科学课程文化建设
第五章 科学课程反思与展望:科学观维度
    一、 科学观的内容及其对科学课程的影响
    二、 科学观的后现代转向与科学课程发展
    三、 科学观对科学课程制约机制分析
第六章 科学课程目标革新:科学素养理想
    一、 “科学素养”概念提出的前提性假设
    二、 科学素养的历史考察
    三、 科学素养的定义与特征
    四、 反思与构建
第七章 科学课程理想形态:多元复合与有机生成
    一、 科学课程形态的回顾与反思
    二、 科学课程形态的静态分析
    三、 科学课程形态的动态分析
    四、 科学课程中的教学活动
第八章 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变革:建构主义视角
    一、 科学文化的建构属性
    二、 学习论中的建构主义
    三、 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变革的建构主义议题
结束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本文编号:3433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33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