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金融法理念论纲

发布时间:2021-11-12 08:5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虽然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经济对人类理性的过度依赖以及对社会公平忽视等片面资本化运行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导致了金融与经济的脱离、金融发展的异化等现象,产生了诸如贫富悬殊、贫困饥饿、利益冲突和金融危机等诸多社会问题。于是,许多学者开始反思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联问题,积极寻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利益公平分配的出路,而如何通过金融法律制度的变革与完善来实现社会公平问题则是金融法学研究应当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虽然以对人主体性和个体理性为基础构建的现代金融法律体系,促进了人们对法律至上、个体自由、权利平等、司法独立、程序正义的认识,对于人类社会的“祛魅化”、理性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正是个体中心主义和理性主义导致个人自由的泛滥、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紧张,使得社会不公愈演愈烈。而所有这些关于金融法的负面影响,都促使我们回到原点,重新思考制定金融法的动因与目标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正是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法的现代性反思,促使本文将追求与实现正义作为金融法理念研究的中心议题。如何界定金融法理念是...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19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金融法理念的基本界定
    第一节 理念与法理念的历史考辨
        一、理念内涵的哲学意蕴
        二、理念研究的法学拓展
    第二节 金融法理念的涵义阐释
        一、金融法理念的内涵界定
        二、金融法理念的内在属性
        三、金融法理念的概念辨析
        四、金融法理念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金融法理念的时代动因
    第一节 现代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现代金融制度的确立基础
        二、现代金融制度的演化逻辑
    第二节 现代金融制度的困境反思
        一、现代金融制度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制度困境的现代性根源
第三章 金融法理念的确立依据
    第一节 金融法理念的理论渊源
        一、金融法理念的哲学基础
        二、金融法理念的伦理基础
        三、金融法理念的经济基础
        四、金融法理念的法律基础
    第二节 金融法理念的现实意义
        一、对金融自由与管制的超越
        二、对金融效率与平等的协调
第四章 金融法理念的认知方法
    第一节 金融法理念的认识论
        一、哲学认识论的历史转向
        二、金融法理念的认知方式
    第二节 金融法理念的方法论
        一、哲学方法论的演化发展
        二、金融法理念的方法选择
第五章 金融法理念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金融法理念的正义指向
        一、正义观念的多维面相
        二、金融正义的当代意指
    第二节 金融法理念的核心要旨
        一、以民生保障为首要目标
        二、以社会和谐为终极诉求
第六章 金融法理念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金融法理念的共识达成
        一、共识达成的可能性
        二、共识达成的程序保障
    第二节 金融法理念的宪政要求
        一、金融法理念的宪政意义
        二、金融正义的民主决策
        三、金融权利的人权保护
        四、金融权力的法治约束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法律对策研究[J]. 张书清.  农村金融研究. 2009(06)
[2]民间借贷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J]. 张书清.  上海金融. 2009(02)
[3]启蒙的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启蒙所遭遇的挑战[J].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01)
[4]金融伦理及其运行机制初论[J]. 卿定文.  伦理学研究. 2009(01)
[5]杜威对经验与理性关系的重建[J]. 魏建华.  理论界. 2008(12)
[6]民间借贷的制度性压制及其解决途径[J]. 张书清.  法学. 2008(09)
[7]科学发展观与法的理念之更新[J]. 杜宝虎.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4)
[8]略述金融与金融法的关系[J]. 侯笑宇.  中国经贸. 2008(05)
[9]金融伦理缺失: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 李刚,王再文.  开发研究. 2007(06)
[10]法的现代性问题分析[J]. 姜芳.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49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49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