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技术文明论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14:44
  21世纪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实质是技术文明发展模式推广到全世界的过程,伴随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载体的西方文明的扩张,其内部张力也逐渐放大为世界性的危机。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信息社会转型,对未来文明发展模式的预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尤为重要。斯焦宾以技术文明论为核心的文化哲学思想提供了一种思考文明发展模式的独特视角。文化是识别、界定文明模式的内在标准,作为社会有机体内部的遗传信息,文化保存、传递、产生着构成整个社会—历史经验的生产、活动和交往程序。文化共相是社会活动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是价值观体系的基本核心,以文化共相为尺度,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形态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传统文明和技术文明,二者对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有着本质相异的理解。任何一种文明模式的转变都是以文化共相的变革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哲学思想对文化共相核心内涵的反思、筛选和预测是重建文化共相的重要途径。技术文明的价值谱系强调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科学技术为这种价值定位提供了现实动力,对暴力的崇拜正在使人类面临深刻的生存异化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困境
    二、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的回应
        (一) 俄罗斯文化哲学发展与研究状况
        (二) 斯焦宾学术和生平简况
        (三)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概要
    三、 国内外斯焦宾哲学思想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四、 本文主要观点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文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理论研究
        一、 文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 西方哲学对文明发展的理论思考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方文明的理论反思
            (二) 后工业社会理论对西方文明的制度反思
            (三) 斯焦宾对西方文明发展理论的认识
    第二节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的社会背景
        一、 俄罗斯历史上的特殊难题
        二、 21 世纪俄罗斯面临的全新选择
    第三节 斯焦宾文化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 俄罗斯科学哲学
        二、 生态伦理学
        三、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一) 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 社会形态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文明论核心概念
    第一节 文化共相
        一、 文化共相的基本含义
        二、 文明演进的内在基因
        三、 文明划分的内在尺度
    第二节 科学世界图景
        一、 科学世界图景的基本含义
            (一) “世界”
            (二) “世界图景”
            (三) 科学世界图景
        二、 科学世界图景的演变
            (一) 经典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图景
            (二) 非经典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图景
            (三) 后非经典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图景
        三、 科学世界图景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文明论基本内涵
    第一节 文明类型及其文化共相特征
        一、 传统文明及其文化共相特征
        二、 技术文明及其文化共相特征
            (一) 技术文明的发展阶段
            (二) 技术文明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技术文明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异化
        一、 全球危机与人的生存异化
        二、 科学认识中的唯“物”主义与人的生存异化
            (一) 科学认识中的客体范畴
            (二) 科学认识中客体的“物化”倾向
            (三) 完整世界图景的失落
    第三节 文明发展的未来战略
        一、 哲学与文明发展的未来模式
        二、 未来文明的基本宗旨
            (一) 非暴力战略的基本内涵
            (二) 科学世界图景与非暴力战略
            (三) 东方哲学传统与非暴力战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文明论的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 技术文明论的独特价值
        一、 文化、哲学、科学多重视角下审视文明发展
        二、 东西方哲学精神的融合
        三、 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与发展
    第二节 技术文明论的局限
        一、 价值与真理的整合问题
        二、 非暴力伦理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三节 技术文明论的启示
        一、 对现代化目标的认识
        二、 现代化的前提——人的现代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国文化哲学研究概观[J]. 陈树林.  哲学动态. 2010(09)
[2]新的发展模型和价值观念问题[J]. 维亚切斯拉夫·S.斯捷平,霍桂桓.  第欧根尼. 2010(01)
[3]后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启示[J]. 车玉玲.  哲学动态. 2010(03)
[4]俄罗斯宇宙论——现代生态世界观的思想根源[J]. 梁坤.  俄罗斯文艺. 2009(04)
[5]后现代主义解读:主体性的消亡与重建——兼论主体间性与认知[J]. 徐健,徐瑞.  社会科学家. 2009(09)
[6]文化哲学视阈下的俄罗斯哲学研究[J]. 王萍.  理论探讨. 2009(05)
[7]科学革命:“结构学”与“动力学”的比较[J]. 王彦君.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生态伦理学的使命与宿命[J]. 李义天.  天津社会科学. 2009(03)
[9]斯捷平科学进化与合理性思想[J]. 刘刚.  兰州学刊. 2008(S1)
[10]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 刘福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本文编号:354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4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