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论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 ——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06 08:20
  我国的高等院校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当前的形势要求很不适应,教育效果很不理想,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了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回应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有很多方面,但把它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的人文精神正处于失落的状态,因此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所在、时代课题和必然趋势。文章分析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迷失,提出了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实践路径。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课题确立和研究的意义
        1.1.1 课题的确立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1.2.1 关于人文精神的既有研究
        1.2.2 关于大学人文精神的既有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时期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2.1.1 概念
        2.1.2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内容
    2.2 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问题
        2.2.1 在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方面存在偏差
        2.2.2 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思维明显
        2.2.3 漠视大学生对公平和尊重的渴望与追求
        2.2.4 缺乏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2.2.5 忽视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2.3 大学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1 人文精神重构是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
        2.3.2 人文精神的重构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
        2.3.3 人文精神的重构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着眼点和核心
        2.3.4 人文精神的重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
        2.3.5 人文精神重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章 追寻大学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和内涵
    3.1 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溯源
        3.1.1 西方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
        3.1.2 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
    3.2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要义
        3.2.1 人文精神的要义
        3.2.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3.2.3 人文精神与大学精神
        3.2.4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解读
第四章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迷失
    4.1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迷失的表现
        4.1.1 人文知识缺乏
        4.1.2 人文修养浅薄,缺乏人文关怀
        4.1.3 重个人轻集体,道德水平滑坡
        4.1.4 重功利轻理想,精神信仰贫乏
        4.1.5 重文凭轻文化,科学精神缺乏
    4.2 大学人文精神迷失的现实原因分析
        4.2.1 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交织所带来的新旧观念交替和冲突
        4.2.2 科技和人文的分离
        4.2.3 应试教育弊端的后遗症
        4.2.4 人文教育内容的欠缺和方法的单一
    4.3 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重构
第五章 大学品格之造就: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
    5.1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重构的目标
        5.1.1 兼收并蓄、继往开来,熔铸大学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
        5.1.2 重塑人文精神的地位,使大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
        5.1.3 超越功利教育理念,树立“全人教育”思想
    5.2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重构的内容
        5.2.1 以人为本
        5.2.2 自由精神
        5.2.3 批判与创新
        5.2.4 适应与超越
        5.2.5 道德理念
        5.2.6 独立、健全的人格
        5.2.7 完整的知识体系
        5.2.8 公平竞争与团结合作
        5.2.9 理想主义的张扬
        5.2.10 社会关怀
    5.3 当代大学人文精神重构的策略
        5.3.1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构合理的大学教育目标
        5.3.2 深化素质教育
        5.3.3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的熏陶和影响作用
        5.3.4 构筑大学人文精神重构的环境氛围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网络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治理对策[J]. 孙丽华.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 代钰,张秋玲.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3]论大学教育以人为本[J]. 姚利民.  现代大学教育. 2005(06)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J]. 陈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05)
[5]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及其意义[J]. 赵成.  学术论坛. 2005(05)
[6]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建设途径[J]. 蔡汉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04)
[7]21世纪的中国大学精神[J]. 韩晓峰.  中国大学教学. 2004(04)
[8]大学精神的人文解读与回归[J]. 李辉,林亦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01)
[9]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再思考——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张永红.  中国成人教育. 2003(11)
[10]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 胡冬煦.  中国高教研究. 2002(11)

博士论文
[1]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 纪明泽.华东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人文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 左云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2]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D]. 黄自珍.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2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72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