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8:52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人进行交流合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多元文化素养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获得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有赖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给予。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已被认为是创建多元文化社会、尊重平等人权的有效工具之一,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教育发展趋势。本文深入探讨了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利用外国文学作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问题。一是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教学问题,认为文学与文化的天然联系是利用语文教学开展文化教育的前提,且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现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是文化教育的优良素材,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并从多元文化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二是考虑到确定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的关键,论文立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深入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外国文学作品文化定位的具体方法,包括从作品内容出发,提炼文化学习的主要方向;从作品的基本文化内涵出发,...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
    (二) 多元文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 多元文化教育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四) 本文的研究目的
    (五)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二、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 可行性分析
        1、文学与文化的天然联系是利用语文教学开展文化教育的前提
        2、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3、现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是文化教育的优良素材
    (二) 必要性分析
        1、多元文化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3、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内容分析
    (一) 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分析
        1、科学精神
        2、民主精神
        3、平等意识
        4、人本主义思想
        5、竞争精神
        6、开拓精神
    (二) 外国文学作品文化教育方法分析
        1、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提炼文化学习的主要方向
        2、从作品的基本文化内涵出发,延伸文化教育的内容
        3、通过深入剖析文化的内涵,深刻理解作品的含义
    (三) 典型文学作品分析
        1、《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的范例
        2、《我有一个梦想》:平等自由,竞争制衡的西方和谐观
        3、《老人与海》:彰显个人奋斗和海洋文明
        4、《哈姆雷特》:闪耀西方人文精神的光辉
        5、《堂吉诃德》:探索骑士精神的影响
        6、《作为生物的社会》:科学理性精神的价值
四、基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多元文化教学方法分析
    (一) 多元文化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1、要将中外文化的比较贯穿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始终
        2、施教者具备较为丰富的西方文化知识是开展多元文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是提高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4、要避免出现文化教育冲淡文学教育的不良倾向
    (二) 典型教学案例
五、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时代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思考[J]. 王鲜萍.  天府新论. 2009(02)
[2]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研究[J]. 李华,文丽霞.  文教资料. 2008(14)
[3]西班牙的多民族跨文化教育[J]. 黄志成.  中国民族教育. 2006(10)
[4]跨文化教育初探[J]. 梁春琳.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5]国外跨文化教育实践案例分析[J]. 鲁子问.  外国教育研究. 2002(10)
[6]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 鲁子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4)
[7]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 刘正寅.  民族研究. 2000(06)
[8]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J]. 王军.  民族教育研究. 1999(04)
[9]德国的跨文化教育[J]. 王军.  民族教育研究. 1997(02)
[10]论唐前期文明华化的主导倾向——从各族文化的交流对初盛唐诗的影响谈起[J]. 葛晓音.  中国社会科学. 1997(03)



本文编号:3593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93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1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