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刑法解释的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

发布时间:2022-05-05 19:24
  在解释学哲学发展史上,解释学不仅曾被定位为精神科学的方法论,亦曾被演绎为人类生活与世界的本体论,然而探究解释学哲学起源,就解释学其学科价值与学科旨趣而言,解释学应系精神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而作为精神科学认识论的解释学,则系以作为认知方式之解释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解释之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史上解释学哲学和具体解释学关于解释的研究,主要系围绕解释之存在与实现问题,传统解释学执着于对“如何实现解释”的探讨,哲学解释学则以揭示“解释何以可能”为其理论旨趣,而中国的法解释学则秉承了方法论传统。然而,由于解释学哲学与具体解释学理论视角的不同,由于学者之理论层面的不同,对于解释之存在与实现问题的探讨亦存在不同的理论着眼点。本文在认识论理论框架下对于刑法解释之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问题的探讨,则系围绕刑法解释之主体与客体,揭示使刑法解释成为可能基本条件;以刑法解释的功能和社会需求为理论视角,诠释使刑法解释成为必要的价值根据;以刑法解释的目的为理论着眼点,论证刑法解释之前提;并在刑法解释限度和方法的命题下,解读刑法解释的实现方式。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一、解释学——精神科学的认识论
        (一) 解释学与精神科学
        (二) 解释学与认识论
    二、解释之存在与实现的解释学理论地位
    三、中国刑法解释理论的研究倾向
    四、认识论框架下刑法解释之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的理论着眼点
第一章 刑法解释的存在基础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客体
        一、解释客体之内涵
        二、解释客体之本体论性质
        三、解释客体与解释对象
        四、刑法解释客体的表现形式与外延
    第二节 刑法解释的主体
        一、刑法解释主体的资格论争
        二、刑法解释主体之本体探微
        三、刑法解释主体的界定
第二章 刑法解释的价值根据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根本属性与功能
        一、法解释功能的理论观点略述及浅析
        二、法解释根本属性与法解释功能定位
    第二节 刑法缘何需要解释
        一、刑法条文自身缘由
        二、刑法的求知与实践
        三、特定的法律观念
第三章 刑法解释的目的
    第一节 法解释目的概述
        一、何谓法解释的目的
        二、理论观点略览
    第二节 刑法解释与刑法适用
        一、关系解析
        二、刑法解释与刑法适用的正当性证明
        三、刑法解释与刑法适用的一致性
    第三节 刑法解释与法制统一
        一、理解与解释
        二、刑法解释视域中的法律规则统一性
        三、刑法解释的目的——刑法规则的统一
第四章 刑法解释的限度
    第一节 刑法解释限度与罪刑法定原则
        一、刑法解释限度概说
        二、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之理论联系概述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立场与价值
        四、罪刑法定主义的解释学理念
        五、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理论
    第二节 刑法解释限度的理论基础
        一、“解释”的认知属性
        二、“符合说”真理观
    第三节 刑法解释限度的理论局限与困惑
        一、解释限度的理论局限性
        二、刑法解释限度的理论困惑
第五章 刑法解释的方法
    第一节 法解释方法概述
        一、法解释方法的理论略览
        二、法解释方法的理论评析
    第二节 刑法文义解释与刑法体系解释
        一、法解释方法与法解释的认知属性
        二、刑法文义解释方法
        三、刑法体系解释方法
结论:刑法解释学展望
    一、刑法解释学的研究对象
    二、刑法解释学的独立性
    三、刑法解释学的边缘性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本文编号:3650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50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