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12:49
  劳伦斯·克拉默(Lawrence Kramer)是“新音乐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对音乐作品的阐释往往以某一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社会理论等为基础,并结合作品文本中“结构上的隐喻”,阐释蕴藏于作品深处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意蕴,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主观倾向。本文聚焦于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从精神分析、性别批评及哲学概念这三种主要的批评理论与方式入手,讨论了克拉默歌剧阐释的过程、内容以及其联系音乐与文化的叙事策略。文章第一部分集中论述了克拉默在其歌剧阐释中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通过对作为一种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的概述,分析了克拉默在解读《莎乐美》意义时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融入方式,展现了他透过精神分析揭示音乐文化意义的叙述理路。第二部分围绕性别批评展开,分析了克拉默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绘画等来揭示歌剧《莎乐美》中的性别关系及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过程。最后一章则涉及克拉默以某一预设的理论概念为核心的歌剧阐释,在分析其具体文字著述的过程中,展现出层层递进的理论衍展方式以及错综复杂的概念网络建构。结论部分,笔者在概括与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克拉默歌剧叙述策略中将音乐分析自然地转换为文化阐释的问...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外文文献资料
        (二)中文文献资料
    三、作为“新音乐学家”的克拉默
        (一)“新音乐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二)克拉默与“新音乐学”
第一章 以精神分析为手段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人文转向
        二、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案例与歌剧人物形象的一致性
        一、个体经验的一致性
        二、表现形式的一致性
    第三节 精神分析与音乐的内在契合
        一、源于音乐的共同逻辑
        二、潜意识的共同推动
        三、作为现代性反常的杜拉与莎乐美
第二章 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性别批评理念
    第一节 性别批评在音乐阐释中的运用
        一、性别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二、性别批评在音乐中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重构”音乐史
            (二)第二阶段: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的女性主义批评
            (三)第三阶段:消解二元对立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
    第二节 克拉默的性别视角
        一、克拉默的性别批评观念
        二、性别批评观念下的《莎乐美》
    第三节 文学文本与绘画艺术中莎乐美的凝视效应
        一、福楼拜与于斯曼笔下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二、克里姆特与比亚莱兹画中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三、莎乐美的视觉象征与艺术家的女性气息
    第四节 歌剧《莎乐美》中的权力关系与男性气质
        一、管弦乐队的视觉化
        二、莎乐美主题与调性转化下的文化暗示
第三章 以哲学概念为主线逻辑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至上主义”与埃莱克特拉的多态性
        一、奥托·魏宁格与作为文化症状的“至上主义”
        二、进化科学下埃莱克特拉的多重逻辑
            (一)埃莱克特拉本质的双重性
            (二)埃莱克特拉在音乐表现中的双重性
    第二节 献祭仪式与埃莱克特拉的双重身份
        一、进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献祭危机
            (一)转向悲剧戏剧的献祭仪式
            (二)作为献祭歌剧的《埃莱克特拉》
        二、埃莱克特拉的“双重框架”
    第三节 以“一般等价物”概念为核心的阐释
        一、让-约瑟夫·戈克斯与“一般等价物”
            (一)歌剧的“异质性”及瓦特·本雅明史学范式的启示
            (二)《唐豪瑟》结局与“一般等价物”产生模式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二、“一般等价物”在歌剧《唐豪瑟》的运用
            (一)必要条件:无法实现的救赎逻辑
            (二)实现过程:“一般等价物”的排除机制
    第四节 歌剧《唐豪瑟》中的文化内涵
        一、“超越”模式下的文化形成:“一般等价物”的理想化排除
        二、跨文化交流的剩余物:被掩盖的“一般等价物”
结论—对克拉默歌剧阐释理念的评价与思考
附录一 :《被杀的女人——无名大师的素描》(波德莱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塔鲁斯金《牛津西方音乐史》的构序逻辑与撰史标准[J]. 杨婧,刘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01)
[2]当代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绪论[J]. 王次炤.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3]透视观念的歌剧——保罗·罗宾逊的歌剧批评观[J]. 朱厚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8(01)
[4]《性别焦虑与冲突——男性表达与呈现的音乐阐释》[J]. 姚亚平,王丽君.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01)
[5]同性恋音乐批评[J]. 宋方方.  人民音乐. 2018(02)
[6]“作为音乐的歌剧”——彼得·基维歌剧美学思想撷菁[J]. 柯扬.  音乐研究. 2017(05)
[7]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下)[J]. 姚亚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02)
[8]关于女性主义音乐批评的理解与分析——以麦克拉蕊《阴性终止》一书为例[J]. 夏润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7(02)
[9]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J]. 姚亚平.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10]性别为“用”观念为“体”——评姚亚平《性别焦虑与冲突:男性表达与呈现的音乐阐释》[J]. 朱依依.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7(01)

博士论文
[1]达尔豪斯音乐史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 刘丹霓.上海音乐学院 2014
[2]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 宋方方.福建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经典音乐的开放性视角[D]. 易桦.中央音乐学院 2015
[2]《为什么古典音乐仍然重要》译介与研究[D]. 陈光.西安音乐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677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77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