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张炜小说创作论

发布时间:2022-10-11 11:28
  张炜无疑是中国当代较有影响、富有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从1980年的《达达媳妇》始,至2010年的《你在高原》长篇系列,共发表了八百余万字的小说,以其丰富的意蕴和多样的形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古船》发表之后,几乎张炜的每部长篇小说问世都引起批评界的争议,争议主要集中在他小说蕴含的主题思想层面,尤其是他看似游移,实则坚守的人文主义情怀,(本文称之为“张炜式人文主义”)。“张炜式人文主义”在时代的思潮中是进步还是退却,评论界众说纷纭、出现分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被城市文明/乡村文明,现代文明/传统文明的二元对立式思维模式所拘囿和限制,把知识分子精英立场/民间立场,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启蒙/固守等尖锐地对立起来,忽视它们的共通处和中间地带。这样往往使问题简单化、程式化。事实上,所谓的现代文明并不是固化的、既定的、静止的,相反它应该是开放的、流动的、发展的,并且需要现代人积极参与完善的;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尖锐对立关系,就“人”的健康积极发展而言,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尤其中国现代文明的建立,不仅要吸收西方文明的经验,也要继承中国传统文明的优长。对以现代性和文化... 

【文章页数】:31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第一节 “张炜式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演变
    第二节 张炜式人文主义的构建模式
    第三节 张炜式人文主义的意义与局限
第二章 现代性笼罩下的城与乡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工具理性的魅惑
    第二节 带毒的现代时尚
    第三节 渐行渐远的乡村
第三章 “故乡”的缺席
    第一节 “我”的田园与人的杂志
    第二节 “荒原”挽歌
    第三节 目击现场与记录历史
    第四节 《家族》:理想的哀歌
第四章 清洁的精神与规训的肉体
    第一节 灵与肉的纠结
    第二节 批判与书写
    第三节 追问与救赎
    第四节 《忆阿雅》:饥饿与阉割
第五章 知识分子众生相
    第一节 “革命”语境中的守望与堕落
    第二节 “后文革”时期的“文革”遗毒
    第三节 经济浪潮下的迷失与坚守
    第四节 走在路上的探询
    第五节 《能不忆蜀葵》:直面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第六章 女性·青年·孩子
    第一节 故地女性的怆痛
    第二节 存在与救赎
    第三节 昔日顽童今何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官民“性福”背后的公权滥用[J]. 张守东.  南风窗. 2010(11)
[2]张炜创作中民间意识的形成流变探析[J]. 冯晶.  小说评论. 2009(04)
[3]承担·逆行·重建·放逐——张炜乡土诗性追求四步曲[J]. 张昭兵,申欣欣.  阴山学刊. 2008(06)
[4]故土、幻象与精神困惑——谈张炜的长篇小说《刺猬歌》及其他[J]. 周立民.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4)
[5]张炜小说的故土情结及其文化意蕴[J]. 路翠江.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张炜与新时期文学[J]. 张炜,任南南.  南方文坛. 2008(02)
[7]《刺猬歌》中的“大地女儿”形象[J]. 薛红云.  小说评论. 2008(01)
[8]从《古船》到《刺猬歌》——张炜的叙事美学与超历史的话语方式[J]. 肖严.  出版广角. 2007(04)
[9]当前中国文学的时尚化倾向[J]. 管宁.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5)
[10]俳徊在文化厚土上的幽灵——论张炜长篇小说的文化意蕴[J]. 李莉.  文艺争鸣. 2004(06)

博士论文
[1]迷恋与拒抗下的孤独守望[D]. 王辉.河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90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690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