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他者想象与文化认同:外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BBC The Story of China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08 18:21
  国家形象不仅展示着一国的整体面貌,也是他国衡量双方关系的重要尺度。近年来,围绕中国形象产生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始终不绝于耳。中国国家形象一直在“他塑”中因他者化的立场和价值观念而不断变化。这不仅折射出国家形象他塑诉求和愿景的不同,也影响着我们自身形象塑造的方向和重点。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纪录片以影像的直观性和纪实性记录国家历史,其影像表达的叙事技巧、对象选择以及符号化呈现蕴含着创作者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思想性和审美性。同时,纪录片也是历史的再现,承载着历史变迁的重大变革。因之,纪录片成为呈现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的有力途径。本论文试图通过典型文本分析,研究“他者”视角下中国形象影像化建构和传播的特征和规律,进而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影像建构和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策略,最终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的完善和强化。本文从纪录片的他者视角和影像表达两个维度入手,以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深入,分析《The Story of China(中华的故事)》“他者”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及其生产机制,并由此推演国家形象影像建构的现实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The Story of China的中国叙事
    一、The Story of China的文本典型性
    二、The Story of China的影像叙事分析
        (一)声音与画面的双线叙事
        (二)视点交错的双重透视
        (三)非线性的叙事时间
        (四)多层次的叙事空间
        (五)博学的叙述者
    三、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一)设置悬念
        (二)选择冲突
        (三)刻画细节
    四、对仗式的叙事结构
        (一)国家叙事vs家族变迁的强劲张力
        (二) 集体记忆vs精神追求的明暗交织
        (三) 史实回顾vs人文呈现的套层叠化
第二章 The Story of China中符号化呈现
    一、中国的象征与代表——龙
    二、时代特色的书签——建筑
    三、中国风俗文化的浓缩——仪式
    四、影片中其他的中国符号
第三章 The Story of China中的中国形象
    一、历史悠久、深具民族记忆的东方古国
    二、谦和有礼、尊重祖先传统的礼仪之邦
    三、和谐包容、追求和平崛起的现代中国
第四章 涉外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对比分析
    一、纪录片介绍
    二、对比分析
        (一)题材
        (二)内容
        (三)视角
        (四)感情色彩
第五章 影像中国记录的叙事逻辑:他者想象和文化认同
    一、纪录片生产者的主体身份、权力以及社会关系
        (一)BBC的公共广播电视模式
        (二)媒体权力
        (三)纪录片创作理念
    二、纪录片生产的时代语境——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
        (一)政治的影响
        (二)经济政策以及商业化、全球化的影响
        (三)外交关系的影响
    三、纪录片生产的深层理想文化结构——西方现代性中的中国形象
        (一)观看者的主体性认同和文化心理
        (二)对话机制的建立——跨文化认同的动机和心态
        (三)话语/权力的制衡与控制
第六章 中国形象影像记录的文化策略
    一、平和的叙事策略
    二、和谐包容的价值认同
    三、文化外交为主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脱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 冯仲平.  现代国际关系. 2016(07)
[2]抽丝剥茧:英国脱欧的后果及影响[J]. 赵俊杰.  世界知识. 2016(14)
[3]英国脱欧:原因、影响及走向[J]. 金玲.  国际问题研究. 2016(04)
[4]英国脱欧对英国及欧洲金融市场影响[J]. 高波.  中国银行业. 2016(05)
[5]东方“他者”的中国形象——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的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J]. 陈薇.  中国电视. 2016(05)
[6]从心理学角度谈英国脱欧中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J]. 赵英鹏.  科技经济导刊. 2016(13)
[7]图像时代背景下外媒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以KBS纪录片《超级中国》为例[J]. 卜润慧.  西部学刊(新闻与传播). 2016(03)
[8]跨文化传播语境下敦煌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认同[J]. 张茜.  中国报业. 2016(06)
[9]观照中国的新视角——《超级中国》与《运行中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 杨致远.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6(03)
[10]国家形象叙事的“他者”视域:从《超级中国》说起[J]. 侯洪,董彦君.  新闻界. 2016(01)

博士论文
[1]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形象生成和建构—批判性对话视野下的研究[D]. 刘一川.复旦大学 2014
[2]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D]. 蒙象飞.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影像呈现与重构:新中国纪实影片研究(1949-1976)[D]. 马修伦.上海大学 2013
[4]中美对日作战战争电影比较研究[D]. 宫晓鹏.山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BBC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探析[D]. 何子婵.西北大学 2015
[2]他者之眼:NHK纪录片中国镜像呈现与思考[D]. 王琇婷.安徽大学 2015
[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研究[D]. 张怀兵.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他者眼光与影像中国—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中国》研究[D]. 韩佳.湘潭大学 2013
[5]电视纪录片《电影传奇》的叙事研究[D]. 樊斯文.江西财经大学 2013
[6]纪录片构建文化中国形象的启示[D]. 熊力颖.暨南大学 2013
[7]央视《看见》栏目的叙事艺术研究[D]. 黄璐.湖南师范大学 2013
[8]偏见与双重偏见[D]. 江哲.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NHK《新丝绸之路》的叙事研究[D]. 陈桃.兰州大学 2013
[10]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D]. 宋晓雪.西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8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28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