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韩日纪录片对中国形象塑造研究 ————以《超级中国》和《中国力量》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08 18:24
  随着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形象的“他塑”一直备受关注,电视纪录片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有力手段,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相继有安东尼奥尼、伊文思等国际导演来华摄制影片,逐渐演变为近年来BBC、NHK、Discovery等对中国形象的颠覆性塑造。高速发展的中国对周边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然而中国身处转型期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亦成为别国纪录片中报道的焦点。论文以KBS的《超级中国》和NHK的《中国力量》两部纪录片为例,在跨文化传播的学科视域下研究韩日纪录片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第一章,概述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引出异国形象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分类,并探讨电视纪录片在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第二章,阐述国外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演变以及中国形象被误读的原因,同时分析近年来韩日摄制中国形象纪录片的原因。第三章,以《超级中国》和《中国力量》为样本,剖析两部影片在中国形象塑造上的异同。相同之处集中在对“华丽中国”形象的呈现,“中国威胁论”的微妙渗透,以及电视包装上的中国元素运用。不同主要表现在选题上的全知视角与个案跟进的分野以及政治敏感题材的取舍态度上。第四章对韩日电视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作价值评判,提醒...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跨文化传播语境:国家形象被“他者化”的土壤
    1.1 跨文化传播概述
        1.1.1 文化与传播的关系
        1.1.2 不同文化语境差异:文化折扣
    1.2 异国形象:形象学中的“他者”
        1.2.1 异国形象
        1.2.2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1.3 电视纪录片: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桥梁
        1.3.1 客观视角:影像建构的历史话语
        1.3.2 视听载体:无障碍的接收语言
        1.3.3 人文价值:润物无声的影像传达
第二章 历史窥探:误读与狂热演变下的中国形象
    2.1 国外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演变
        2.1.1 木讷的群像——安东尼奥尼《中国》
        2.1.2 公开的展演——伊文思《愚公移山》
        2.1.3 矛盾的集聚——NHK《激流中国》
        2.1.4 腾飞的巨龙——Discovery《运行中国》
    2.2 跨文化传播下中国形象被误读的原因
        2.2.1“文化霸权”的自我优越性
        2.2.2 传播媒介制造的“拟态环境”
        2.2.3“刻版成见”中的跨文化想象
    2.3 韩日中国形象纪录片“热”的原因
        2.3.1 中国作为崛起力量的世界瞩目性
        2.3.2 中国转型期矛盾凸显的话题性
第三章 从《超级中国》和《中国力量》看韩日中国形象塑造异同
    3.1 《超级中国》和《中国力量》的比较前提
        3.1.1 选题的重合性
        3.1.2 地缘和心理接近性
    3.2 《超级中国》与《中国力量》的相同点
        3.2.1“华丽中国”呈现
        3.2.2“中国威胁论”的微妙渗透
        3.2.3 电视包装上的中国元素运用
    3.3 《超级中国》与《中国力量》的不同点
        3.3.1 全知视角与个案跟进的分野
        3.3.2 政治敏感题材的取舍态度
第四章 警醒与自觉:对韩日电视纪录片中国形象塑造的文化评判
    4.1 警惕中国形象的“自我东方化”
        4.1.1 警惕以西方为尺度建构的东方话语
        4.1.2 警惕自我异化下的“文化无意识”
    4.2 中国崛起形象引发韩日民众自我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3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3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