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05: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当代中国而言,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①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一段时期以来,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失业率不断攀升、由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爆发的形势下,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入手,站在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高度,创新性地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涉性,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讨论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 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文章页数】:2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及局限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局限
    五、研究范围及概念论析
        (一) 研究范围
        (二) 概念论析
第一章 就业与和谐社会的理论阐释
    一、就业理论阐释
        (一) 西方就业理论发展与评析
        (二)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评析
        (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理论
    二、和谐社会理论阐释
        (一)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二) 西方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正式提出
第二章 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
    一、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目的上的一致性
        (一)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 充分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
        (二) 充分就业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
        (三) 充分就业决定社会的基本稳定
        (四) 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就业环境的全面改善
        (一) 合理的就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
        (二) 完备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消除就业歧视
        (三) 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弱势群体及时就业
        (四) 充分的就业保障有利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第三章 当代中国就业制度演变及就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1949 年—1978 年)
        (二) 我国社会转型期双轨制就业制度(1978 年—2001 年)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2002 年—现在)
    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一)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探究
        (二) 年度就业状况分析(以 2009 年为例)
    三、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及发展态势
        (一)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
        (二) 主要社会群体就业状况及原因
        (三) 中国就业发展态势预测
第四章 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分析
    一、就业问题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断裂
        (一)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现状简析
        (二) 就业问题加剧社会各阶层的分化
        (三) 就业问题引发弱势群体地位的沉降
    二、失业问题导致社会利益的失衡与落差
        (一) 失业导致社会格局的重组
        (二) 失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 失业导致人文进步的落差
    三、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公平的失落与错位
        (一) 性别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男女公平的缺落
        (二) 残疾人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群体公平的缺失
        (三) 大学生就业歧视牵发社会际遇公平的缺陷
        (四) 农民工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区域公平的缺位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分析
    一、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就业政策法规支持
        (一) 彰显政府解决就业的主导作用
        (二) 发挥《就业促进法》的规范作用
        (三) 强化政策促进就业的导向作用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就业进程
        (一) 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
        (二) 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
        (三)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实现就业扩展
    三、在综合治理中推动就业工程建设
        (一) 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就业者素质
        (二) 鼓励自主就业,增加择业机会
        (三) 提高就业服务与指导,改善就业环境
        (四) 健全社会保障,解决就业隐忧
        (五) 加快城镇建设,增加就业容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



本文编号:3764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64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0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