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后殖民理性批判”之“药毒”——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08 01:33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是当代西方后殖民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殖民理论主要集中于《后殖民理性批判——走向正在消失的当下的历史》一书。本文以此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本书的研读,分析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理论的得失。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其人其书,包括斯皮瓦克生平简介、《后殖民理性批判》的内容简介与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标题稍作解释。 第一章,梳理斯皮瓦克以哲学为切入点建立起的后殖民理性批判的理论概貌。斯皮瓦克以哲学作为切入,揭露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帝国意识形态。结合全书,本文总结出后殖民理性批判的理论目标与途径。 第二章,探讨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所运用的策略方法。斯皮瓦克在本书中娴熟运用解构策略,更加注重解构之上的重建。在处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关系时,斯皮瓦克运用了“策略”加“本质主义”的方法,提出策略本质主义。另外,斯皮瓦克使各种理论相互交融与修正,发挥理论间的张力作用,尤其发挥女性主义视角的补充作用。而对互文性人文话语的研究,则是斯皮瓦克寻找属下声音的突破口,强调多角度和多领域的研究方法则避免了理解的简单化。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才使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性批判别具一格。 ...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斯皮瓦克与后殖民
    二 《后殖民理性批判》其书
    三 题解与结构
第一章 "后殖民理性批判"理论概貌
    第一节 "后殖民理性批判"哲学切入
        一 康德:"提前取消"原住民
        二 黑格尔的"他者":规范性偏差
        三 马克思:协商差异的脆弱途径
    第二节 "后殖民理性批判"理论概貌
        一 后殖民理性批判目标
        二 后殖民理性批判途径
第二章 "药":"后殖民理性批判"策略
    第一节 解构策略运用
        一 解构策略下的建构
        二 多重身份的解构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的策略
        一 反对本质泛化
        二 标举策略本质主义
    第三节 多种理论间的张力
        一 理论的相互交融与修正
        二 女性主义视角的补充
    第四节 后殖民人文话语间的互文性
        一 互文性的人文话语:压迫中的突破口
        二 人文话语研究方法:多角度和多领域
第三章 "毒":"后殖民理性批判"反思
    第一节 解构的虚无
        一 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的解构与回归
        二 自我身份的解构与理论的消解
        三 策略本质主义的不可靠性
    第二节 帝国内部的自我批判
        一 帝国知识分子的"情境化"建构
        二 "属下阶层"的抽象游离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共谋
        一 帝国主义力量的绝对化
        二 知识分子责任的不可靠性
        三 他者反抗力量的轻视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9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9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