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全球史观下的东西方文明交流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2:30

  本文关键词:全球史观下的东西方文明交流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史观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和平交流


【摘要】:自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文明的交流以更多样的方式在发展。马克思曾经这样说道:"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改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而每一次的重复,都将其前一次的具体的社会形态,引向了深入发展的里程。"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既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在既定的、继承过去的条件下叙写。地理大发现以后的文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有模式的继承与扩大,因此了解更多的有关较早文明交流的历史,对深入研究今天文明的交流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史观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和平交流
【分类号】:K103
【正文快照】: 一、总体史观与全球史观的兴起探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相关问题,离不开两种史观,即全球史观与总体史观。全球史观从横向角度为我们呈现东西方交流的生动画面;总体史观则从社会、经济、地理等多方面启示我们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深刻意义。(一)总体史观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传统史观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越;张峰;;解除外在枷锁 还原史学本真——李勇著《保卫历史学》读后[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2 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郭少琼;;关于史学家任务的一点杂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杨展;张照清;;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评《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5 张正明;;“宏观历史解释模式”及其批判[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6 冯佳;;面向人生与走向“田野”——新史学的想象、叙事与方法[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4期

7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成军;;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成军;;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古史传说时代”研究——《古史传说时代新探》评介与断想[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马震刚;;年鉴编辑的主体性[J];编辑之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刚;;趋同存异——民族文学60年的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张树国;;论《左传》的性质及其对古代散文研究理论建构的意义[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6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7 邓京力;马敬;;试论影响历史评价的若干因素[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8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齐玉华;;浅析当代浙商公共行为的时代意义——基于公共行为的历史沿革的分析[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10 胡国枢;;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A];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开广;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模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4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6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白基龙;一战后中韩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辉;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少琼;中学历史“综合化教学”的理念和策略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超;列维—斯特劳斯的历史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艳娇;论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制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沈慧然;当代中国“史学危机”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黄坤;当代中国政治过程中的精英—大众整合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7 钟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陈静文;《史记》与《历史》人物叙事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宁;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欢;鄂东南传统商业集镇空间形态及其更新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凤莲;;《新全球史》与杰里·本特利的全球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02期

2 李嘉曾;;全球史观与历史巧合[J];群言;2011年07期

3 刘新成;;全球史观在中国[J];历史研究;2011年06期

4 刘德斌;“全球史观”问题:困局与机遇[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1期

5 祝令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史观与世界历史体系的构建[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郭小凌;从全球史观及其影响所想到的[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7 林中泽;历史中心与历史联系——对全球史观的冷思考[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8 吴晓群;我们真的需要“全球史观”吗?[J];学术研究;2005年01期

9 兰岚;;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评述[J];理论前沿;2006年09期

10 俞金尧;;全球史观下的文明传统与交往[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玮;;“全球史观”和世界史学的重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全球史观”: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邓红英;欧洲站在谁的肩上崛起[N];湖北日报;2000年

3 孙兴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以帝国为主角讲述国际关系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杨;“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尹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史观探析[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57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557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