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以非遗为中心的景宁东弄民族村旅游开发现状解析和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3 12:02

  本文关键词:以非遗为中心的景宁东弄民族村旅游开发现状解析和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师范大学》 2015年

以非遗为中心的景宁东弄民族村旅游开发现状解析和策略研究

郑旭  

【摘要】: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和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少数民族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特别是其中的非遗开发和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浙江景宁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同时也是致力打造以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来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景宁东弄村是“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重点开发的村落之一,其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路径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于以上理由,本文将以浙江景宁东弄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同时结合旅游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其以非遗为中心的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探究,以求解析出该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运用各个要素打造出以非遗为中心的旅游开发的路径并针对路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为其他民族村落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第一章是绪论,将首先从国际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现状入手,特别是对目前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和现状进行梳理,为后文写作进行一定的铺垫。第二章介绍了景宁和东弄村的概况和历史沿革,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必然性和优势。从景宁的畲族文化、自然资源、区位、基础设施建设、经济产业结构五大方面入手,分析景宁旅游开发的优势,以突出景宁整体的畲族自治县旅游开发给东弄民族村落的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背景优势。同时概述东弄村所在的鹤溪镇在整体旅游开发中的定位和东弄村新旧两村并存的格局所带来的特殊性,保存完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以及村落中数量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其他村落更加自觉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意识等等一系列所具有的民族村落旅游开发优势。第三章集中分析东弄村非遗旅游品牌的打造。从东弄村主要利用打造的非遗旅游资源入手,详细解析其“东弄民族文化艺术原生态古村落”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创建过程。并指出东弄村非遗旅游品牌打造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和由此带来的问题和缺陷。第四章主要分析东弄村在以非遗为中心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其他旅游要素开发在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和互动关系。其中包括东弄村旅游资源的四大分类,以及相关旅游区的划分、规划和建设。非遗旅游背景下包括农产品和农家乐等东弄村产业结构的发展,以及这种产业结构发展与非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关系。东弄村内部的旅游资源之间相互整合的关系,外围整体“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对东弄村外围旅游资源的整合作用。第五章根据上文中具体分析的东弄村以非遗为中心的民族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和缺陷,结合旅游开发“前台”和“后台”,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旅游商品开发,非遗旅游开发三大主体和村落自主性旅游开发等相关理论,提出进行非遗前台展演节目开发,后台非遗项目保护;通过生产性保护进行非遗相关旅游商品开发;以及改变景宁县政府主导地位,加强东弄村村落旅游开发中民众的自主性等具体实在的旅游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为东弄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策略性的意见和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G1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晓芬;;依托畲族文化优势,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J];绿色科技;2012年05期

2 黄细嘉;李雪瑞;;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赵巧艳;;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张力[J];前沿;2011年11期

4 邱慧灵;;浙江景宁畲族彩带中的符号纹饰研究[J];前沿;2011年22期

5 方清云;;民族文化重构方式与文化本真性保持——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文化重构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俊英;山西古村落景观构成及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云;再论旅游产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贾莉莉;徽州民居村落聚居形态的有机更新[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黄天福;创新观念 加快发展泰宁旅游产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黄薇薇;丁雨莲;沈非;;皖南乡村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周凤翠;;论生态旅游开发循环系统的经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杨小玲;刘晴;;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非利用价值评估——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8 禹玉环;;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9 唐郑宁;骆华松;;从“农民工返乡”探讨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思路[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10 王永志,樊国敬;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妍;宋传中;;浅议安徽省的生态旅游[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罗艳蓓;;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钟卫华;龚松青;王焱;;山海型旅游度假区规划控制指标浅析[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永文;;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5 高德宗;赵波;王云才;;旅游产业经济系统评价的理论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6 张秋娈;沈和江;路紫;;研究设计: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的空间结构与运行模式[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贺成全;;论现代旅游开发与地学的相关性[A];全国第17届旅游地学年会暨河南修武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郭咏嘉;金花;于明月;;浅谈旅游路途中的饮食元素[A];世界元素医学(季刊)2010年第十七卷 第1期(总63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春晓;当代中国旅游规划思想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絮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南江;滨水度假区旅游规划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迎成;民营企业旅游景区投资与经营决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罗慧敏;体验主导的旅游度假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余菲菲;产权式酒店投资环境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樊祥鹏;菏泽市促进旅游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素霞;基于SWOT分析的固始县旅游发展策略[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雯莎;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形象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贾兆颍;旅游纪念品的再设计分析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8 邵雪诗;旅游目的地信息形象及其传播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9 易帆;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杨硕;基于GIS的兰州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富;民国时期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调查报告[J];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2 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章磊;阎伍玖;刘惠兰;;试论古村落旅游地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以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4 盛祥文;;发展池州市乡村旅游业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5 马寅虎;试论徽州古村落景观的人文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卢松,杨钊,陆林,梁栋栋,王咏,王莉;西递国内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旅游效果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王咏;陆林;章德辉;陶平;王莉;;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10 李巍,李文军;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评估九寨沟的游憩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龚任界;霞浦畲族服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成大林;脆弱的长城[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5期

2 李真;臧留鸿;李艳红;;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3 姜丽丽;;扬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4 陈利敏;;壮族民间舞蹈的旅游开发现状及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虹;孙天胜;;我国湿地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对盐城旅游的借鉴意义[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蔚兵;;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蒋莱;钟天朗;;“鸟巢”体育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通讯员 刘勇 胡才东;[N];安康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旭;以非遗为中心的景宁东弄民族村旅游开发现状解析和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左宏琴;龙虎山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左宏琴 >郑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以非遗为中心的景宁东弄民族村旅游开发现状解析和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03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