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6:16

  本文关键词: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人类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被保存下来的,它包括了最洗练、最精确、最珍贵,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形态和作用,其来源是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直接客观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描述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和未来的演变趋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无形变为有形,由非物质变为事实记录,是对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直接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种珍贵的文化宝物,对借鉴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有着深刻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财富,,展望未是千百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充实,人们会自觉寻求史高层次的文化满足与精神共鸣,所以对精神文化生活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今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大步向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飞快的速度从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亡。当前,中国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逸散或者消逝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徽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以秀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同时,徽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一个地区,但由于区位、经济等原因,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笔者选取黄山市歙县和宣城市绩溪县,这两个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当地档案部门、文化部门的走访,从档案学专业的视角深入探究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绪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论文创新点及特色。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相关概念解读和辨析。这一部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原则。第三: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现状及意义。探讨了徽州地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其意义。第四: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大致从现状、人才、资金、法律、数字化等几个方面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第五: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上一部分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第六:结语。
【关键词】:徽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管理 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71;G1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目的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16-17
  • 1.4 本文特点及创新点17-18
  • 2 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18-26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18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18-19
  •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关系内涵19-20
  •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20-22
  • 2.4.1 特色鲜明20
  • 2.4.2 内容丰富20-22
  • 2.4.3 载体多样22
  •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原则22-26
  • 2.5.1 及时建档原则22-23
  • 2.5.2 真实性原则23-24
  • 2.5.3 完整性原则24
  • 2.5.4 优先抢救原则24-25
  • 2.5.5 合理利用原则25-26
  • 3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现状及意义26-32
  • 3.1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进展26-29
  •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蕴藏丰富26
  • 3.1.2 相关的档案汇编陆续出版26-27
  • 3.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示中心纷纷建立27-28
  • 3.1.4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并出台具体政策规划28
  • 3.1.5 建成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8-29
  • 3.2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意义29-32
  • 3.2.1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9
  • 3.2.2 为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提供佐证29-30
  • 3.2.3 有利于开发徽州地区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30-31
  • 3.2.4 有利于提升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31-32
  • 4 当前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32-39
  • 4.1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分布分散、保管散乱32
  • 4.2 缺乏各类专业人才和资金的支持32-34
  • 4.3 档案部门在保护工作中被边缘化34-36
  • 4.4 缺乏管理和保护的法律依据36-37
  • 4.5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尚处于初级阶段37-39
  • 5 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39-45
  • 5.1 拓宽收集渠道,并做到合理妥善保管39-40
  • 5.2 积极培养专业人才,设立专项资金40-41
  • 5.3 充分发挥档案部门在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应有的作用41-43
  • 5.4 建立全国性统一的法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非遗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43
  • 5.5 加快数字化进程,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43-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拥军;谭必勇;张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档案;2011年11期

2 谭必勇;张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档案管理;2011年02期

3 彭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字化保护[J];档案与建设;2009年01期

4 王晓灵;;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思考[J];档案;2008年01期

5 赵爱国;王云庆;;法制化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控制问题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9年04期

6 王云庆;陈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警惕档案机构边缘化[J];档案学通讯;2011年01期

7 韩英;章军杰;;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源开发[J];档案学通讯;2011年05期

8 李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和建档原则[J];档案管理;2012年01期

9 严晖;;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归档管理[J];档案时空;2009年10期

10 蒲春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档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林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D];山东大学;2007年

3 史星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黄蓝青;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罗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徽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07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