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6:00

  本文关键词: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到2014年为止,已经走过了64个春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得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社会活动表现更为活跃。从1950年建馆开始,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就认真服务于群众。尤其是在重大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大型演出,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比赛,进行群众文化普及,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弘扬地方文化。本文主要应用音乐社会学原理以珲春市文化馆与珲春市歌舞团合并为划分点,分析两个时期的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馆内队伍建设与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参加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和对外交流、社会影响等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出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目前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其提出发展展望。具体来看,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课题的概况,为后文的论述提供铺垫;第二章为珲春市简介以及对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沿革进行梳理介绍;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珲春市文化馆早期的艺术活动,包括了下乡演出、举办活动以及积极参加各类演出等,并选取重点作品进行讨论,对珲春市文化馆在当时取得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对珲春市文化馆同珲春市歌舞团合并后的人员队伍建设、设备管理、艺术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在新时期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发展,并对其社会影响总结分析。本文第五部分以当前视角分析现阶段文化艺术馆营运的优势与不足,并从场馆建设、艺术活动、其他活动三方面进行展望,讨论文化艺术馆未来的发展路线。
【关键词】:珲春市文化艺术馆 艺术活动 民族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概况14-18
  • 2.1 珲春市简介14
  • 2.2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概况14-18
  • 第三章 珲春市文化馆艺术活动(1950年~2000年)18-47
  • 3.1 珲春市文化馆概况18-20
  • 3.2 艺术活动20-30
  • 3.3 获奖情况与社会影响30-40
  • 3.4 其他活动40-47
  • 第四章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艺术活动(2000年~至今)47-73
  • 4.1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概况47-48
  • 4.2 艺术活动48-58
  • 4.3 获奖情况与社会影响58-67
  • 4.4 其他活动67-73
  • 第五章 珲春文化艺术馆现状与展望73-77
  • 5.1 文化艺术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73-74
  • 5.2 展望74-77
  • 第六章 结论77-80
  • 参考文献80-82
  • 致谢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柏新天;;浅论文化馆的文化责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洪琳;朝鲜民族阿里郎现象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6年

2 朴日华;延边朝鲜族洞箫音乐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侯爽;朝鲜族音乐的技术风格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杜恺;西安市市区级文化馆现状调查及其区域策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1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