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日本河童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发布时间:2017-04-17 14:21

  本文关键词:日本河童研究的学术史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妖怪文化牢牢地占据着自己的席之地。妖怪中最知名的,河童算是一个。妖怪文化丰富多彩,研究妖怪的学者也人才辈出,其中将关注的目光投注在河童上的亦不在少数。从井上圆了到柳田国男,再到小松和彦,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研究者与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历经百年的积累,河童研究的成果在日本已经蔚为大观。在有关河童的研究中,代表性的著述可见柳田国男的《山岛民谭集》(1914)、石川纯一郎的《河童的世界》(1974)、中村祯里的《河童的日本史》(1996)等,他们分别从民俗志、河童信仰的历史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考察。此外,从学术史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集中在大岛建彦(1988)和小松和彦(2000)分别为自己主编的论文集所做的解说上。统观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不仅学术史的考察在全面性和整体性上略显不足,而且不同时代的学者秉承不同的研究理念、运用不同的研究理论、透过不同的研究视角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它们有的相互继承、互为补充,有的则针锋相对、互不认可。其结果是,关于河童的研究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面貌,一方面研究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另一方面也因此让后人学者倍感茫然而无所适从。为此,本文试图对日本国内关于河童的现代研究进行一个学术史的考察,以期厘清河童研究在日本发展的脉络,以及各阶段、各流派成果之间的关系,透过“河童”一窥日本文化研究的特点。本文首先考察和整理了关于河童属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名称、外在形象和民俗社会所传承的民俗志中记载的研究成果,以期描绘出河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妖怪;然后按照以时间为主线、兼顾研究方法的顺序将日本的河童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的发端,大体上在1880年代至1910年代间,代表人物是井上圆了,其研究的出发点是科学合理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后来民俗学范围内河童研究的出现;第二阶段为河童研究的民俗学转向期,大体上是从1910年代至1980年代,代表人物是柳田国男。在民俗学的框架内,柳田提出了“河童即水神零落说”,之后的众多学者受其影响,继而探讨了河童与水神、山神、田神(农神)的关系,整体说来,这些研究均未脱离柳田所开创的民俗学研究的范畴;第三阶段为河童研究的新时期,从1980年代开始至今,特点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代表人物为小松和彦,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开始跳出柳田国男所设定的研究范畴,从社会学、文化学、甚至学者自创的“历史民俗资料学”等出发探讨河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三个阶段不论是从时间的先后顺序上还是从内在结构、传承关系上都可以认为,后一阶段是在对前一阶段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关键词】:河童 日本妖怪 民俗学 学术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31.3
【目录】:
  • 目录4-6
  • 中文摘要6-8
  • 摘要8-10
  • 正文10-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件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燕妮;;中国“河伯”与日本“河童”的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何光岳;河神的崇拜及河伯族的来源和迁徙[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日本河童研究的学术史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3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