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14:13

  本文关键词: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是国家强盛之本,是民族崛起之基。国之兴衰,首重文化,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推动。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文化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公民权益和民众福祉的重要部分,对推动中国文明、和谐、稳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着关键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前进指引,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满足全体公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的渴求,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如何激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雨城区是雅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中国魅力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文化资源禀赋俱佳,独特的地缘走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域特色鲜明,开发价值巨大。雨城文化积淀厚重,文化遗存丰富,文化资源既是雨城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所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雨城区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生态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强区,并结合区情实际实施了“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雨城区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注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融互促,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作推进提供了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本文以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为研究对象,认真借鉴国内外相关发展经验,综合运用文献检索、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具体阐述了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背景、历程、举措等,对其保障机制和运行载体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提炼出可供借鉴的启示经验,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其他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益性文化事业 文化服务工程 案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49.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理论依据15-16
  • 1.3.1 文化权利理论15-16
  • 1.3.2 新公共服务理论16
  • 1.3.3 治理理论16
  • 1.4 相关概念厘定16-18
  • 1.4.1 公益性文化事业16-17
  • 1.4.2 经营性文化产业17-18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19
  • 1.5.1 研究思路18
  • 1.5.2 研究方法18-19
  • 第二章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概况19-24
  • 2.1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现状19-22
  • 2.1.1 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19-21
  • 2.1.2 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创新的必要性21-22
  • 2.2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典型性分析22-24
  • 2.2.1 文化资源得天独厚22
  • 2.2.2 灾后重建发展机遇22-24
  • 第三章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案例描述24-33
  • 3.1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基本概况24-26
  • 3.1.1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背景24
  • 3.1.2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目标24-25
  • 3.1.3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历程25-26
  • 3.2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主要举措26-28
  • 3.2.1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6
  • 3.2.2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6
  • 3.2.3 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方式26-27
  • 3.2.4 深化文化传承体系建设27
  • 3.2.5 加快打造雨城文化精品27
  • 3.2.6 探索文化志愿服务模式27-28
  • 3.2.7 以文化事业繁荣促文化产业发展28
  • 3.3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取得的成效28-31
  • 3.3.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8-29
  • 3.3.2 本土文艺精品百花齐放29
  • 3.3.3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9-30
  • 3.3.4 市民综合素质持续提升30
  • 3.3.5 文化创新实现群众增收致富30-31
  • 3.4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存在的不足31-33
  • 3.4.1 文化管理模式单一31
  • 3.4.2 社会参与度不高31-33
  • 第四章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保障机制分析33-40
  • 4.1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保障机制33-36
  • 4.1.1 组织保障机制33-34
  • 4.1.2 投入保障机制34
  • 4.1.3 制度保障机制34-35
  • 4.1.4 激励保障机制35
  • 4.1.5 宣传保障机制35-36
  • 4.2 保障机制的可取之处36-37
  • 4.3 保障机制的不足之处37-40
  • 4.3.1 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37-39
  • 4.3.2 缺乏评估保障机制39-40
  • 第五章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运行载体分析40-48
  • 5.1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运行载体40-44
  • 5.1.1 依托文化特色品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40-41
  • 5.1.2 依托“新生活进万家”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41-43
  • 5.1.3 依托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新文化事业发展格局43-44
  • 5.2 运行载体的可取之处44-47
  • 5.2.1 区域文化特色实现“乐民”44-45
  • 5.2.2 文明新村共建实现“育民”45-46
  • 5.2.3 市场运作模式实现“富民”46-47
  • 5.3 运行载体的不足之处47-48
  • 第六章 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的启示48-55
  • 6.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48-49
  • 6.2 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49-50
  • 6.3 建立人才保障长效机制50-51
  • 6.4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考核体系51-52
  • 6.5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衡发展52-53
  • 6.6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53-55
  • 第七章 结论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若干问题探讨[J];求实;2005年S1期

2 闫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鄞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海娟;[N];宁波日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雨城区实施“乐民育民富民”文化服务工程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5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