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网络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萌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2:09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萌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萌”真正在我国变成大众的日常用语始于2010年。从47岁大妈打扮成20岁左右的女孩“装嫩”,到“萌女郎”不断上传自拍照嘟嘴“卖萌”;从政府微博由刻板形象转为小清新,到“丽媛style”漫画在网络上走红;从《爸爸去哪儿》在互联网上的热播到手机APP“脸萌”的迅速风靡……可以说,“萌文化”以极快的速度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并成为当前社会的时尚文化。 萌文化的产生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御宅文化,并受日本的“可爱文化”和动漫文化影响较深,但萌文化绝不等同于可爱文化或动漫文化。与此同时,中国的萌文化与日本的“萌え”文化在历史文化基础、内涵、创造者、传播者、年龄分布和产业规模上有很大区别。本文梳理了萌文化的起源、流变、引进与发展,并对相应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与厘清。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我国萌文化的传播主体是年轻网民,萌文化也属于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并渐趋和主流文化融合。本文以网络文化传播为切入点,着重探讨萌文化的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并依托使用与满足理论、狂欢理论、童年的消逝等传播学经典理论和观点,对萌文化进行深层次解析。 萌文化也有其缺陷,创新性不高、尚未形成产业规模、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都是当前我国萌文化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萌文化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学界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萌文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文化 网络文化传播 萌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及思考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2-13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创新点及难点13
  • 本章小结13-14
  • 第二章 网络文化传播与萌文化概述14-26
  • 2.1 网络文化传播简述14-16
  • 2.1.1 网络文化的界定14
  • 2.1.2 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14-16
  • 2.2 萌文化概述16-24
  • 2.2.1 “萌”的语境生成与语义变迁16-18
  • 2.2.2 萌文化的起源、产生、流变与发展18-22
  • 2.2.3 萌文化的概念界定与厘清22-23
  • 2.2.4 我国萌文化的特点分析23-24
  • 本章小结24-26
  • 第三章 萌文化的传播学解读26-41
  • 3.1 萌文化的传播者与受众26-30
  • 3.1.1 传播主体以年轻网民为主力26-27
  • 3.1.2 作为“市场”和“商品”的受众27-28
  • 3.1.3 受众的使用与满足28-30
  • 3.2 萌文化的传播内容30-33
  • 3.2.1 萌文化的主题30-32
  • 3.2.2 萌文化的符号及意义32-33
  • 3.3 萌文化的传播媒介33-36
  • 3.3.1 贴吧、BBS等群体社区:萌文化相关主题的交流平台33
  • 3.3.2 微博:萌文化“病毒式传播”的主要路径33-34
  • 3.3.3 即时讯息、微信:萌文化人际传播的重要媒介34
  • 3.3.4 网络视频:萌文化大众传播的“扩音器”34-35
  • 3.3.5 网络游戏及手机APP:萌文化主题游戏的推广平台35-36
  • 3.4 萌文化的传播效果36-39
  • 3.4.1 萌文化带动萌经济的发展36-37
  • 3.4.2 萌文化对亚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补充37
  • 3.4.3 萌文化与“成人化的儿童”37-38
  • 3.4.4 萌文化与“低智商社会”38-39
  • 本章小结39-41
  • 第四章 我国萌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41-45
  • 4.1 我国萌文化存在的问题41-43
  • 4.1.1 受众认知程度偏低41
  • 4.1.2 创新性不高41-42
  • 4.1.3 尚未形成产业规模42
  • 4.1.4 面临被主流文化同化的危险42-43
  • 4.2 我国萌文化的未来发展43-44
  • 4.2.1 创新萌元素,助力国内动漫产业发展43
  • 4.2.2 对萌文化爱好者群体的引导43-44
  • 本章小结44-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常春;赵浩政;;论析“可爱文化”的涵义与发展[J];大家;2011年16期

2 李庆本;;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3 刘勃宏;;日本“可爱文化”对中国动画发展道路的启示[J];东南传播;2012年09期

4 周致欣;;从5W传播模式看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J];电影文学;2014年05期

5 徐洁雯;;浅谈御宅文化映射的社会心理需要[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6 张佳慧;朱蓓蓓;杨阳;;网络新词“萌”的语言学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卓钧,陈蓉;网络文化: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王米娜;;论日本的“可爱文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J];考试周刊;2010年20期

9 白解红;王莎莎;;汉语网络流行语“萌”语义演变及认知机制探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杨雪婧;;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区别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萌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18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