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06 13: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释放脑力劳动的互联网、大数据革命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到新时代。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科技带来的物质便利化的同时还有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日久弥新的思考和梳理之后我们恍然大悟地发现,若要解决这些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就必须对文化进行新的理性构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蕴含其中的思想特质正是弥补过度发展以至于人类找不到发展方向的一剂良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富强,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就没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彩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兴衰更替、苦难与辉煌的沉淀锻造出来的。在共产党建设起始就是从浓墨重彩的传统文化之中萃取必要的养分并以非凡的智慧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就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基点,重新系统、完整、全面的审识传统文化,使之保持民族性同时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号召力影响力,凸显其时代色彩。与此同时,如何把握东西方文明在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丽诗篇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实现传统文化自主创新促进时代发展,这是我们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新时期下我们更应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吸取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化解社会发展倒逼而来的问题,为构建统一的文化体系发挥作用。本文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能够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创新问题的认知觉醒,立足于其建设的现状,试图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道路。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明扼要地点明文章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当前国内外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与概括,同时指出了文章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即正文第一章,概括和总结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并以一贯之的对其进行理性诠释;第三部分即正文第二章,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系统梳理表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在历史上沉淀的作用;第四部分即正文的第三章是对其两种关系的梳理和现代意义的探求和深入发掘;第五部分即正文第四章,本章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已经取得的成效,即在关于调整节假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群众基础创新、孔子学院平台架构的平台构成创新、学校加强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途径的创新并引出了其发展的瓶颈,诸如我国对文化保护的缺失、自身创新力的自我挑战、全球化带来的冲击、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律层面的缺失等;第六部分即正文第五章,在理性剖析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提出我国文化创新的解决思路,为本文画上一个句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7
  •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11-12
  • (一) 选题背景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4-17
  • (一) 研究的重点、难点14-15
  • (二) 创新点15-17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诠释17-21
  • 一、文化17
  • 二、中国传统文化17-18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18-19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
  • 五、文化创新19-21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历史作用21-25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21-23
  • (一) 重视人文情怀21
  • (二) 强调伦理道德的教化21-22
  • (三) 注重“和”文化22-23
  • (四) 重视坚韧顽强的文化性格23
  •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3-25
  • (一) 价值导向作用23-24
  • (二) 民族凝聚作用24
  • (三) 精神激励作用24-25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传统文化创新及其现代意义25-31
  • 一、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25-27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互动关系25
  • (二)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5-26
  • (三) 用马克思主义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26-27
  • 二、传统文化创新的现代意义27-31
  • (一) 传统文化创新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27
  • (二) 传统文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调和之色27-28
  • (三) 传统文化创新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强大动力28-31
  • 第四章 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现状31-37
  • 一、传统文化创新已取得的成效31-32
  • (一) 群众基础的创新——国家通过调整法定节假日等方式弘扬我国传统文化31
  • (二) 平台构成的创新——孔子学院的平台构架31-32
  • (三) 传承途径的创新——学校教育更加注重传统文化32
  • 二、制约我国传统文化创新的瓶颈32-37
  • (一) 我国对传统文化保护的缺失33
  • (二) 传统文化面临自身创新力的挑战33-34
  • (三) 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造成冲击34-35
  • (四) 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法律层面的缺失35-37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创新的路径37-43
  • 一、我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37-38
  • (一)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37
  • (二) 政府应制定政策大力保护民族传统文化37-38
  • (三)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作用38
  • 二、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实践、走群众路线38-39
  • (一) 文化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38
  • (二)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走群众路线38-39
  •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39-42
  • (一) 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博采众长39-41
  • (二) 传统文化创新要实现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41-42
  • 四、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法律基础42-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成岗;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诠释[J];现代哲学;2000年02期

2 王业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3 任继愈;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4 杨永彬;杨永彬:群蜂现象和中国传统文化[J];哲学动态;2000年02期

5 李德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关于文化的一点再思考[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6 杨士钰;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1期

7 张同乐;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翟振业;关于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研讨的反思[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刘金陵;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反思[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李百勤,侯学金;关公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物世界;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王雪燕;张绍旭;程国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当代使命[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3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风雷;;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孟庆q;;新世纪与中国传统文化[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6 赵春生;;瞿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燕良轼;卞军凤;颜志雄;王涛;;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价智慧的若干标准[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9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10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桂钿;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学术月刊》编辑部副总编、编审 夏锦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需要新的维度[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九三学社郴州市委专职副主委 曹世香;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N];郴州日报;2010年

4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李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N];咸阳日报;2011年

5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走向[N];经济日报;2011年

6 曲靖市麒麟区育红小学副校长 尹怀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杜发强 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泛”[N];平凉日报;2012年

8 海天出版社编审 秦海;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吸引我的活力”[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曹保明 中国民协副主席 吉林省民协主席;中国传统文化抢救挖掘的又一成果[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齐晓静;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3 吴冠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查超;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徐文璐;关于《世博与中国传统技艺》翻译项目的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7 蔡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渤海大学;2015年

8 刘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D];长江大学;2015年

9 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孔小娜;契合与差异: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基础[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48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