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2 13:05

  本文关键词: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卡西尔被公认为文化哲学的开创者与现代哲学转向的重要推动者,他对于当代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与传统哲学的批判被认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作。卡西尔出生于19世纪,主要活跃于20世纪的西方哲学世界。起初,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师从于柯享,但他随后的哲学理论体系与柯享以及新康德主义产生了不小的分歧,因此,实际上,卡西尔并非纯粹的新康德主义者。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整个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发展而言,自然科学思想占有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19世纪哲学又是围绕文学-历史展开的。因此,19世纪并非纯粹的哲学世纪。卡西尔在这种理论背景下所建构的文化哲学必然带有极强的历史主义倾向。诸如维柯、赫尔德等历史主义学者对卡西尔哲学的理论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卡西尔基于新康德主义以及历史主义进行了人文科学的学科划分。他沿袭了康德的先验方法,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自然科学与数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财富与享受。然而,在现代工业文化背景下,技术理性弊端逐渐显露,数学与自然科学不能完成理解人类现存生活状况的任务,诸如神话、宗教、语言、艺术、历史等领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被完全套用,也未能解决人文科学问题。因此,卡西尔主张进行学科划分。将自然科学与非自然科学,即人文科学进行划分。从而避免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科学理解与研究时的误用。本文研究旨在以卡西尔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其理论渊源的论述,厘清人文科学的方法论实质,并探究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对于文化哲学建构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整个哲学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在学界并不多见,其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并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也是本文具有独创性与科研意义之一。
【关键词】:卡西尔 人文科学 方法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0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一、本文研究意义与目的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12-16
  • 第一章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渊源16-23
  • 第一节 卡西尔对康德哲学的沿袭16-20
  • 一、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16-17
  • 二、康德的理性批判17-18
  • 三、卡西尔的文化批判18-20
  • 第二节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立场20-21
  • 一、客观主义哲学20-21
  • 二、批判哲学21
  • 第三节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对历史主义的继承21-23
  • 一、历史主义21-22
  • 二、历史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对立22-23
  • 第二章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符号的文化哲学23-31
  • 第一节 人的自我认识与任务23-26
  • 一、人的文化自觉23-24
  • 二、卡西尔人文科学的任务24-26
  • 第二节 人是符号动物26-27
  • 一、符号——观念上的工具26
  • 二、符号——人与文化互动的中介26-27
  • 第三节 文化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区别27-31
  • 一、切入手法的区别27-28
  • 二、理论对象的区别28-29
  • 三、终极目标的区别29-31
  • 第三章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主要内容31-39
  • 第一节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实质31-35
  • 一、切入点-感知31-32
  • 二、融合物理、历史、心理的方法32-33
  • 三、解释学方法33-35
  • 第二节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35-36
  • 一、研究对象的区别35
  • 二、论证手法的区别35
  • 三、公众参与程度和地域认知的区别35-36
  • 第三节 其它科学方法论对其影响36-39
  • 一、康德先验方法对其影响36-38
  • 二、狄尔泰精神科学方法论对其影响38-39
  • 第四章 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思想的价值39-52
  • 第一节 对文化哲学的建构意义39-43
  • 一、符号的文化哲学39-40
  • 二、文化哲学的人本主义诉求40-42
  • 三、文化哲学的实践转向42-43
  • 第二节 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语言哲学转向的影响43-48
  • 一、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分析哲学的发展43-45
  • 二、从现象学到阐释学的发展45-46
  • 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发展46-48
  • 第三节 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局限及启示48-52
  • 一、符号哲学的局限性48-49
  • 二、实践维度的缺失49
  • 三、人文科学方法论带来的几点启示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树林;;文化哲学范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J];求是学刊;2011年05期

2 何萍;;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J];求是学刊;2011年02期

3 何萍;;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J];学海;2010年04期

4 陈树林;;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J];求是学刊;2006年04期

5 李恩来;论卡西尔的人文科学观[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启良;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J];中州学刊;1991年03期

7 大桥容一郎;毛丹青;;康德哲学研究的现状——兼论方法论的基本概念[J];哲学译丛;198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瑞科;游走于符号世界的人[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景续晖;卡西尔符号人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周艳华;符号与人的本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卡西尔人文科学方法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38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