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2017-06-24 09:14

  本文关键词:《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出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陈景熙著的《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一书,于2016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何亚飞主编的"华侨华人·中外关系书系"之一。全书41万余字,共分四编,十章。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入解读,探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问题。陈教授选取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间形成的以乩文集与特刊为主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马")德教紫系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各类相关资料,运用华南研究领域所采取的历史人类学方法,在深入潮汕侨乡、东南亚华人社会展开田野调查,系统
【关键词】华侨华人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人类学;书系;硕士生导师;华侨大学;景熙;中外关系;潮汕;华人社会;
【分类号】:G122;D634.3
【正文快照】: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陈景熙著的《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一书,于2016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何亚飞主编的“华侨华人·中外关系书系”之一。全书41万余字,共分四编,十章。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连;石沧金;;《南洋史地与华侨华人研究》述评[J];海交史研究;2002年02期

2 聂德宁;从“贡献”到“合作”: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庄国土新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评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3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华侨华人研究基地)简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2期

4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简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3期

5 程希;关于目前华侨华人研究若干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6 晓迪;《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1979-2000)——对若干华侨华人研究期刊载文的摘评》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7 晓迪;《欧洲华侨华人史》出版[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8 徐云;华侨华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与共享网络的建设[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9 王希柳;纪念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创立1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04期

10 李玉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的丰硕成果——读《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J];海交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梁;;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华侨华人学[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安山;;清朝政府对非洲华侨政策探析[A];北大非洲研究丛书——中国与非洲[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其荣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回顾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冯爱琴;拓宽全球化时代华侨华人研究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庄国土;华侨华人研究[N];福建日报;2001年

4 陈鸿 屈桂琴;广东重视华侨文化研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孙治国;研究华侨华人[N];中国信息报;2001年

6 记者 司徒漪;市华侨华人文化学会昨天成立[N];中山日报;2010年

7 首席记者 苏小红;“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海外采访今日启程[N];中山日报;2011年

8 刘泽彭 全国政协常委、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兼基地主任;暨南大学 华侨华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维平;“华学专家”北大聚谈“华侨华人学”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记者 郝锴;徐师大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揭牌[N];徐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杰;社会变迁下华侨华人与新中国体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肖文燕;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4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5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7 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9 徐文永;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秦素菡;美国华侨社会与保皇派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景峰;华侨与近代厦门港口城市发展研究(1840-1949)[D];华侨大学;2015年

2 高斯;华侨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韩田田;印度尼西亚庇护主义与华侨华人群体[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斌;日本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章秀冬;福建省新华侨华人服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赵璐;清代康雍时期南洋政策及其对印尼华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李清全;国际关系变动中的南非华侨华人:一种历史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8 周艳玲;闽南乡土文化与南洋华侨社会[D];厦门大学;2009年

9 曹炜珏;当代新华侨华人的侨务资源培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陈君;19世纪后期菲律宾华侨社会变化探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出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477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