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3:2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传统文化 影响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进入近代以后,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化大潮面前,传统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在经过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之后,我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传统文化转型的科学指导,取得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文化建设道路,推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提高综合国力,不仅要发展好经济,也要重视文化软实力。2011年10月中共召开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促进社会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实现的,二者的融合是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环节,最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以人类优秀文化为营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篇论文运用辩证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本精神来界定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传统文化在近代发展遇到的困境,以及在众多的外来理论中选择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转型的原因。其次,分析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最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传统文化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7;G1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ca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相关研究综述12-16
  • 1.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的研究13-15
  • 1.3.2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15-16
  • 1.4 研究方法16
  • 1.5 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传统文化相关理论概述18-30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8-25
  • 2.1.1 传统文化的主流20-22
  • 2.1.2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2-25
  • 2.2 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25-30
  • 2.2.1 传统文化的近代发展困境26
  • 2.2.2 传统文化转型的路径选择26-30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30-42
  •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30-37
  •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性30-35
  • 3.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35-37
  •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37-42
  • 3.2.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37-38
  • 3.2.2 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38-42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辟了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42-63
  • 4.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指导“文化自觉”42-51
  • 4.1.1 文化自觉的内涵43-44
  • 4.1.2 文化自觉的重要性44-46
  • 4.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指导传统文化自觉46-51
  • 4.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塑“文化自信”51-56
  • 4.2.1 文化自信的内涵51-52
  • 4.2.2 文化自信的基础52-54
  • 4.2.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提升文化自信54-56
  • 4.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促进“文化自强”56-63
  • 4.3.1 文化自强的内涵56-57
  • 4.3.2 文化自强的作用57-58
  • 4.3.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实现文化自强58-63
  • 结论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斌;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文化现代化进程 学者视角中的文化大省建设[J];浙江学刊;2000年03期

2 李燕;文化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之路[J];教学与研究;2001年10期

3 赵伯乐;文化现代化的涵义及特征初论[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4 徐仕敏;从文献生产看文化现代化[J];图书与情报;2003年02期

5 谈建成;对西部农村文化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杨新玉;在文化的交融中走向文化现代化[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7 刘丽红,苗彩霞;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现代化的历史使命[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郭尚兴;;中西文化现代化轨迹比较及其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陈始发;;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研究述评[J];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10 张国栋;;论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特性[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伯益;;现代化,不能没有文化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炳炎;;经验文化现代化[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曾昭耀;;文化现代化必须要解决一个如何学习外国的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伟略;;关于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夏振坤;;文化现代化反思[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任慧;;试论传统性对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始发;;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飞乐;江正奎;;新现代性:探寻文化现代化的内在精神[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佐;;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梳理、创新、博采众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郭尚兴;;中西文化现代化轨迹比较及其影响[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淼;“兼容并蓄”才有文化现代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副总干事 格勒;西藏文化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N];西藏日报(汉);2014年

3 记者 周福志 通讯员 徐超;两岸研讨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N];团结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宋广玉;南京应加快建设文化现代化名城[N];南京日报;2012年

5 南京大学教授 张光芒;打开文化现代化的另一扇窗户[N];光明日报;2014年

6 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 朱小丹;广州要率先实现文化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李坤民;用现代化再创中华文化辉煌[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8 张俊峰;文化现代化的理性自觉[N];光明日报;2001年

9 刘正武 浙江省湖州市委党校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吴文化传统及文化现代化[N];无锡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淼;中国文化影响力位居世界第七[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时金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魏晓波;论当前我国文化现代化建构问题及其优化途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栗娜;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构建[D];河北大学;2012年

4 刘灵;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辉明;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律文化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雪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路径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梁同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现代化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孟笑飞;文化现代化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9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619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