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萌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5:31

  本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视角下“萌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萌文化 青年亚文化


【摘要】:“萌”由一个网络流行词汇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得不令人惊叹和关注。其实,“萌”起源于日本,日语写法为“萌え”,原先是御宅族内部的“黑话”,指的是当(御宅族)看到令自己为之一动的动漫人物或角色时,从心底自然流露出的狂热喜爱之情。后随着御宅族的壮大和ACG作品的传播,“萌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熟知,并一度成为当时最受欢迎词汇,“萌ぇ”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萌ぇ文化”开始在全世界的传播。日本“萌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最初主要依靠ACG爱好者,后来普通网民成为“萌文化”的有力推动者。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萌文化”虽然有一些异于“萌ぇ文化”的地方,但仍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萌文化”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为主体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比如孤独自我的慰藉、展现自我的渴望等。“萌文化”表面看起来具有温暖、可爱、纯真等特点,但其仍带有边缘性、反传统性和解构性等亚文化特征。在商业领域,萌经济大行其道的背后真相,不过是商业对“萌文化”收编的结果。政治领域,“萌文化”一时间成为各大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的对象,官方机构也采取措施卖萌来拉近官民距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种种做法既有伯明翰学派的色彩,同时又有所突破。“萌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尚未可知,但广大青年群体的青睐、商业利益的无孔不入使得其未来发展备受关注。本文只希望以亚文化的视角对“萌文化”这一学界研究较少的课题进行补充研究,同时希望能够对以后的“萌文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萌文化 青年亚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122;G20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6
  • 第一节 选题缘起7
  •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7-8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8-1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5-16
  • 第一章 “萌文化”溯源与发展16-28
  • 第一节 “萌文化”溯源16-22
  • 一、“萌ぇ”的语义来源16-17
  • 二、“萌ぇ文化”的文化背景17-19
  • 三、“萌ぇ文化”在日本的现状19-22
  • 第二节 “萌ぇ文化”传入中国22-28
  • 一、“萌”的语义、词性变化22-24
  • 二、“萌文化”的概念界定24-25
  • 三、“萌文化”的流变——中日“萌文化”的不同之处25-28
  • 第二章 “萌文化”的流行原因28-33
  • 第一节 文化语境28-29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盛28-29
  • 二、大众文化的娱乐狂欢29
  • 第二节 技术基础29-30
  • 第三节 心理动因30-33
  • 一、孤独自我的慰藉30-31
  • 二、展现自我的渴望31-33
  • 第三章 “萌文化”的亚文化特征33-40
  •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33-34
  • 第二节 “萌文化”的亚文化特征34-40
  • 一、边缘性34-35
  • 二、反传统性35-36
  • 三、解构性36-38
  • 四、自娱自乐中反叛的消解38-40
  • 第四章 商业对“萌文化”的收编40-48
  • 第一节 商业与青年亚文化关系变化40-42
  • 一、“收编意味着死亡”40-41
  • 二、商业与青年亚文化的互依互存41-42
  • 第二节 商业与“萌经济”42-48
  • 一、商业对“萌文化”符号的挪用42-44
  • 二、商业成为部分“萌文化”现象的“始作俑者”44-45
  • 三、卖“萌”成为席卷市场的商业新趋势45-48
  • 第五章 主流意识形态对“萌文化”的收编48-55
  • 第一节 主流媒体对“萌文化”的“客观”界定48-50
  •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与“萌文化”的互动交融50-55
  • 一、官方机构卖萌贴近群众51-53
  • 二、网友萌化权威建构“平等主体”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本文编号:620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620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