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9:12

  本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 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多种开发模式的运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功效。但目前对于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合旅游开发,,何种不适合开发及适合开发的程度等相关研究并不多,尚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开发潜力、开发条件、保护性因素、传承性因素和预期开发效益五个准则层,对适宜性评价所占比重分别为21.59%、20.38%、28.48%、20.38%、9.18%,包含观赏游憩价值、文化艺术价值、遗产知名度、遗产物化多样性、客源市场认可度;经济条件、区位条件、基础配套、资源组合难易程度、“非遗”旅游适游期;文化原真程度、附属物保护程度、政府支持程度、企业保护开发认同度、民间保护意识;研究关注程度、开发利用程度、文化和谐水平、文化传播影响力、传承人培养管理;收入促进效益、就业促进效益、文化认同效益、产业带动效益、生态优化效益等共25个评价因子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各指标测度,由此建立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标准。 文章还以屈原故里秭归县为例,分析了端午节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结果发现,在秭归端午节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中,适宜性整体得分为81,处于良好水平,很适合旅游开发;在开发潜力、开发条件、保护性因素、传承性因素和预期开发效益5要素中开发潜力适宜性最优,得分率达91%,因此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但其旅游开发的预期开发效益评价并不好,故同时也说明端午节的旅游开发仍需慎重,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其保护传承和开发的有效性,尽可能发挥旅游开发的综合带动效益。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三峡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F59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9-14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14-15
  •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15-17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2 研究理论基础18-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耦合互动关系分析21-27
  •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相互促进效应21-22
  •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交互约束效应22-24
  •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耦合机理分析24-26
  • 3.4 本章小结26-27
  •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27-42
  • 4.1 适宜性影响因素分析27-28
  •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28-29
  • 4.3 评估指标的选取29-32
  • 4.4 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32-41
  • 4.5 本章小结41-42
  • 5 实证研究——秭归端午节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42-51
  • 5.1 秭归端午节基本概述42-43
  • 5.2 秭归端午节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43-50
  • 5.3 本章小结50-51
  • 6 结论与讨论51-53
  • 6.1 研究结论51
  • 6.2 研究不足51-52
  • 6.3 研究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6
  • 后记56-57
  • 附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指标专家咨询表57-59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2 何景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J];旅游学刊;2010年06期

3 应舒;;需求角度下南京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4 李亚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必要性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1期

5 赵雪影;刘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与方式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07期

6 梁维;李威;;吉林省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3期

7 荣浩;;基于文化软实力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1期

8 马佶;;对“东西方游客对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1期

9 陈海明;顾良智;陈芳;;澳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因素研究——基于品质屋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10 邢盼盼;;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基础、路径及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朝枝;郑艳芬;;文化遗产旅游影响监测:国际经验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维亚;;基于WebGIS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公众参与管理模式初探[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文化遗产意识与文化遗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宋新潮;文化遗产旅游有干头[N];经济日报;2005年

3 李莉;澳门文化遗产旅游的三维价值与提升策略[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鲁芒;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出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记者 王庆芳;我省发放千万元文化遗产旅游消费券[N];石家庄日报;2009年

6 多办;加旅游委促进文化遗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0年

7 上海市松江区商旅委 李萌;怀旧消费、情感产业与文化遗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王洁平;以敬畏之心做好文化遗产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4年

9 周晓平;澳门力推文化遗产旅游[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陶永福 曹月柳 记者  潘国义;黄龙溪入选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N];成都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圩;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系统的动态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3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英;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丽娜;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层旅游动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白雪;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风险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3 李杏;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吴宗岳;澳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5 余燕伶;后现代视野中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东艳;河南文化遗产旅游的创新开发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康俊香;供需视角下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刘香丽;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丽;满族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战略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玲珍;我国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初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协调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7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657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