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

发布时间:2016-08-26 15:18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发表 > 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

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

发布日期: 2012-06-14 发布:  

  2011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1年第9期

  摘 要:“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力量、权威的化身,,封建帝制社会将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令人敬畏、威严等含义。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被称为东方巨龙,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龙”额字面意思虽然相同,但两者的来源、象征意义、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龙;dragon;中西文化差异;
  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二为一却九不像之形象,类似爬行动物,在中国文化与艺术中简直无处不在。它会腾云驾雾,会呼风唤雨,给时间万物带来甘霖,给人们带来幸福。然而,英语文化中的“dragon”却无此殊荣,是一个贬义十足的词,是一种没有“地位”的、邪恶的爬行动物。两者虽都是传说中存在的虚幻的动物,却在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差别极大。
  一、中国文化中的“龙”
  1.龙为何物
  《说文解字》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春分至登天,秋分而潜渊。”《辞海》云:“龙,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由此可见,中国人心目中的龙使能飞天潜水、兴云作雨且神异的子虚之物。龙乃动物王国中的第一奇物,是华夏子民心中的第一“神器”。[1]
  2.龙的文化渊源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龙是神灵,与巫术有密切的关系。巫师利用符咒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而人生沟通、天地沟通必须借助一种“物”,这种“物”就是“精气”。而古人认为精气是由云构成的,云气充斥天地之间,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具有神性,龙则是从云衍生而来的。《易.系辞》:“云从龙”,可以说龙是云生物意象的伴生物,龙字也是模仿云的形态而造成的。龙能腾云驾雾,兴云降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神合一、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的意蕴。
  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皇帝称真龙天子,受命于天。与皇帝有关的食物多被冠以龙字,如龙飞(皇帝即位)、龙颜、龙座、龙床、龙袍、龙剑等。这充分体现了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利用人们对龙的崇拜心理,编造出皇帝是真龙天子的神话,以巩固其至尊地位,行使其至高无上的权力,统治并愚弄庶民。
  汉语文化中,“龙”又常用作比喻天下奇才、英雄俊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后,卧龙就被用以比喻才华横溢的人。“蛟龙得水”比喻人才得到赏识重用;“龙飞凤舞”形容气势奔放雄壮;“龙骧虎步”比喻威武轩昂的气概;“龙跃凤鸣”比喻才华出众。
  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
  1.dragon的传说
  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是西方神话中的一种强大的生物,外形多类似一只长有蝙蝠肉翼的巨大蜥蜴,生活环境从沙漠到森林,甚至海洋都有分布,习性和颜色也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但共通的特点都是穴居,凶残,会喷火,多数拥有强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中国的龙是“龙生九子,每子不同”,西方的龙是“龙生百子,每子不同”,西方传说中的龙有彩色龙、金属龙、宝石龙、仙女龙、九头龙、双足飞龙等。
  2.dragon的文化含义
  《圣经》中有段The Woman and The Dragon(妇人与龙)的故事,讲一位孕妇生产前疼痛呼喊的时候,一条七头十角的大红龙,尾巴拖着天上1/3的星辰,盘踞在这妇女面前,等她生产好后把婴儿吞掉。其恶、其毒,怎能不唤起世人的憎恨!经过无数次斗争,龙被天使捉住,投入无底坑穴被锁起来,并用印封牢,这龙再也无法迷惑列国臣民。[2]由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dragon还有海怪之义,总之是邪恶的生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成为the great dragon。由于令人感到恐怖,在早期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诺曼人征服英国之前,dragon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
  英语中的dragon最早出现于公元700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叙述诗Beowulf《贝奥伍夫》中,诗中的dragon被描绘成一个凶残无比的,会喷火的怪物,最后被英雄Beowulf杀死。许多圣徒都因斩杀过dragon而立功。
  英语中的dragon除了指丑陋、邪恶的怪物,还被用来比喻凶猛的人,严格、警惕而凶恶的女监护人,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如His wife is a dragon.(他的妻子是个泼妇/悍妇。)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Hard Times《艰难时代》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斯巴塞太太总有点自以为是这个银行的‘仙女’,镇子里的人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是这个银行的bank dragon,在看守那座矿山的宝藏。”此处的bank dragon,除了与西方龙喜爱财宝的特点联系起来,还意指暴躁、凶神恶煞的人。除此以外,dragon也有罪恶势力、专制力量、邪恶或恶劣影响的意思,如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alace.(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A dragon lady是指一个以统治者身份行使权力的女人;英语中对专门打人的警察也叫dragon。
  结语:
  由于中西方神话传说与文化沉淀的不同,“龙”与“dragon”除了形象有一些相似外,两者的祥瑞与邪恶之含义却截然不同。将中国龙直译为dragon或Chinese dragon都是不甚合适的,因此现代社会多音译为“loong”。英语民族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有些无法理解,因此许多英文报刊顾及英语国家读者的习惯,将与dragon有关的译文都经过文化转换处理,如“亚洲四小龙”就有“four tigers”的说法。
  中国文化中的“龙”历经了封建帝王社会到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已经褪去了其神秘的面纱,如今早已发展成为一种多元、和谐的民族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而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却鲜有改变,仍然是丑陋、凶恶的形象,体现了西方人民精神上的厌恶与摒弃。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4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04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