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0-07 14:16

  本文关键词:电影欣赏——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小博士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情故事,还夹杂着日本间谍为准备战争进行的阴谋,各路黑帮分子的争斗和各种政治派别的斗争。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以及犹太移民在那个动乱年代纷纷登台,有高级会员俱乐部、赛马场、舞厅、酒吧等各种奢华的声色场所,也有各国难民居住的贫民窟以及俄国的乡村风光,更有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穿插其中,像裹小脚的女人、抽大烟的瘾君子,等等,影片对这些中国元素做了客观正确的把握。尤值一提的是影片中借鉴一段中国美术片段落,通过一个小女孩把玩西式的万花筒,透过万花筒却看到一个水墨画的世界来表现中西文化的交融。李安也是这方面电影创作的一个高手,他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系列电影,就注重展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现状,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生动形象地描写家庭的解构和重组,并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与隔膜中探讨各种伦理道德关系。以《推手》为例,该片着重描写太极拳高手老朱从中国内地退休后被在美国工作的独子晓生接到纽约家中生活,因语言不通,外出不便,整日在家打拳练功。从事文学创作的洋媳妇玛莎正为思路不畅而苦恼,面对无法沟通的公公更觉压力很大,不时发生矛盾纠葛。老朱星期天到附近的中国学校教太极拳时,认识了丧偶的陈太太,两人彼此都有好感。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的晓生想借此撮合两位老人走到一起,但老朱不想“为老不尊”,因而搬离儿子家到唐人街餐馆打工。在那里又与老板发生冲突,因用中国功夫摔伤打手和警察而被关进警察局。虽然儿子把父亲从警察局接回家里,但家里的矛盾仍无法解决。老朱最终还是搬出去独住,以教授太极拳为生,并和陈太太重逢。影片以中西文化差异和两代人的代沟作为基本矛盾冲突来展开故事情节,风格朴素真挚,内容令人深思。不仅中国电影融入对于中西文化的思考,探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共生。西方电影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功夫熊猫》就是一部代表作品,主角熊猫阿波(Pow)是个爱吃面条的梦想家,整天活在白日梦里。梦想成为传奇的龙战士。除了功夫这一独具中国特色元素外,故事以中国为背景,从景观、布景、服装以致道具均充满中国元素。美术总监RaymondZibach为此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艺术、建筑、山水风光,务求做好动画中每个细节,忠实反映中国特色。这样一部将中国的元素完美地融入西方电影创作的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影迷的热捧,并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四、结语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承认这种差异,进而在差异的基础上将各自文化中精华相通的东西有机融合起来,是人类共同文明发展的大势。作为文化载体的电影,应让人们更直观地看到这种交流和融合的必要和光明前景,对今后中西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共生充满信心和期待。[参考文献][1]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8).[2]周斌.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评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系列影片[J].华文文学,2005(05).[3]欧静玉.电影欣赏——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4]张霁月.奇观电影背后的文化因素[J].社会科学,2008(07).[5]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姚汝勇.发掘电影语言的表现潜力[J].电影文学,2007(16).[8]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6(06).[9]张颐武.张艺谋与全球想象[J].文艺争鸣,2005(01).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电影欣赏——了解西方文化的有效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32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