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历史哲学解释模式的历史引入与现代演进

发布时间:2016-10-11 18:35

  本文关键词:西方历史哲学解释模式的历史引入与现代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西方历史哲学解释模式的历史引入与现代演进

在诸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历史作为一种亟待理解的对象却常常以一种诡异的身份存在着。历史学家试图通过对历史现象界的描述来回答这些问题;而哲学家则竭力要求在历史学家的历史事件描述之外寻求出路,以求能够超越对过去事件逐一描述的方式,拨开历史的现象而窥视其后的玄机。因而,历史在落入哲学的研究视野之后便形成了历史上形态各异的历史哲学形态。在西方思想的激流暗涌中,历史哲学始终无法确立其所追求的历史(学)的合法性基础,但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逻辑实实在在地揭示了传统历史研究方式下的种种问题。在历史不断变换的研究视界下,不同类型的历史理解与解释方式被重新考查与评估,展示出一幅幅历史思维不断跃迁的图景。
  一、历史神学与古典历史观念的决裂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在历史学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不过,在中世纪以前,历史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重心,甚至不曾有过对历史的系统性思考。虽然历史被作为一种系统的对象来研究是历史哲学诞生之后的事件,但在历史哲学诞生之前,基督教神学文化在其体系化的过程中已先行地为历史的可理解性创设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了诸多形式因素。作为古希腊文化之后的一种文化类型的转变,基督教神学文化主导了西方社会一段非常漫长的时期。这一神学文化借助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方式支撑着神圣的宗教内容,倘能驱除这一历史神学中的宗教性的因素,那么,基督教神学的内容几乎可以视为一种全新的历史解释模式的表达。
  对于普通人而言,将历史研究与基督教神学相提并论可能会觉得突兀而意外,因为在一般观念中,基督教神学所研究的是信仰的对象,而历史学所研究的是“过去的现实”。然而,在历史哲学的研究方式下,这两种似无瓜葛的认识方式被汇为一流。依据克罗齐、卡西尔、格鲁内尔等人的意见,历史哲学是启蒙时代之后才形成的,也是启蒙运动的惯性在思考历史中的一种理性的倾向与冲动。“启蒙运动以两百年前首次出现的观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和制定一种世界观,历史哲学的提出可以被视为这一过程的一部分。”[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6页。历史哲学的研究方式被认为是从维柯与赫尔德那里开始的;虽然置于启蒙理性的大旗下,但维柯与赫尔德并未在此走出很远;更进一步地说,至少从18世纪开始,一直到黑格尔时代,历史的世俗化理解方式并未走出历史的神圣化解释模式的范围,诸多理解历史的形式因素,仍然寓于历史神学当初的创见范围之内。虽然维柯与赫尔德的历史哲学被赋予一种历史研究的现代身份,但这些现代研究运用的历史解释模式,诸如历史发展目的所向、历史前进的动力所系、历史进步的原因所在、历史意义的根据所属都非现代独创,这些形式因素早在基督教历史神学的解释方式中就已经出现。
  在现代文化观念中,以理性神学为特征的基督教思想体系的确一直在努力确立其理性根基,使历史的理解在更具合理性的过程中,也使人类的救赎历程在信仰的体系内获得了巨大的历史空间;然而,它同时又因信仰的本性而显而易见地借助于种种神圣的叙事法则,这种神圣特质与现代文化氛围极不和谐,因为现代历史思维应该是完全诉诸现代的方式,世俗的方式与神圣的方式也不应混为一谈,所以,历史神学自然不能被现代历史研究所接受。不过,这种普遍的理解却成为卡尔·洛维特质疑的内容:“如果我们留意史学文本中的历史解释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历史神学所首创的理解历史的方式几乎没有例外地成为后世历史哲学的历史解释原则,只是后世的历史哲学在致力于世俗化的道路上更加努力罢了。”[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16页。
  假如在“后历史时代”的氛围内来理解洛维特的意见,那么这些意见无疑可以被认为是构成拒斥传统形而上学运动的一部分,但单就其所指出的历史哲学在解释模式上的特征而言,诸如“历史的整体论”“面向未来的特质”“进步论观念”等等,几乎无法否定现代历史解释方式与历史神学之间的相似性与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现代观念中理解历史的特有模式似乎并不很“现代”。在卡尔·洛维特之先,持有类似观点的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也曾如是分析:“欧洲人的历史观念出现过三次巨大的转折,其中一次巨大的转折就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重新塑造了历史的观念。”[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2页。
  同古代希腊人的思想理论相比,基督教神学体系创造了理解与表达历史的诸多形式要素,这远远超出了古典思想中单一而混乱的、至少是很不清晰的历史观念,进而这种历史神学重塑了一种有别于希腊人与罗马人的理解与解释历史的模式。作为最突出的特征,历史神学在对时间观念的理解上显露出与古典观念彻底决裂的痕迹。从古典时代的物理时间向历史时间迈出了一大步。在古典世界中,希腊人虽然认为时间对于理解现存的世界相当重要,但是当人们谈起时间时,总会遇到与后世的奥古斯丁在当初思考时间时一样的困惑:“假如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假如我想向询问者解释时间,,我不知道”。[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398页。 对于古代希腊人来说,时间的观念似乎并没有和经验的对象相分离。一些人主张,时间是无所不包的天球的运动,而另一些人主张,时间就是天球本身。即使对于希腊思想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而言,“时间”的观念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范围。在一番颇为费力的解释之后,亚里士多德最终的界定是:“时间不是运动,而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5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西方历史哲学解释模式的历史引入与现代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37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