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2016-10-16 20: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历史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4年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历史演变

郭丽丽  

【摘要】:关于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和探究的课题,特别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时代大背景下,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各样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权力腐败猖獗、拜金主义盛行、个人道德缺失、环境破坏严重等等,这些让人无法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代性的反思,而导致这一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异化问题。每个时代的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探讨过异化问题,但是真正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角度研究异化这个概念的,马克思是第一人。 马克思十分重视生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的生存状态,并且最终注意到了人的异化的现象,他发现生存在异化状态下的人的生活是非人的,因此,他试图竭尽全力帮助人们摆脱这种异化的生存方式。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中,之后又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拜物教概念,不难看出,马克思从未放弃对异化的探究,而是努力地使其深化。并且,正是由于异化理论的提出才推动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并最终孕育出了唯物史观,可以说异化理论对于马克思的整个哲学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马克思通过异化这个概念来找到批判资本主义的实证,,体现了他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关注。但是,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讨论仍然存在着许多分歧之声,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地、系统地、历史地研究这一理论,以达到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正确认识。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异化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文艺复兴时期对人道主义的提倡和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们悲惨痛苦的生存状态对异化理论的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其次,具体论述了异化理论的历史源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的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无论是霍布斯、卢梭的政治学意义上的“异化”,黑格尔关于人的绝对精神异化的阐述,还是费尔巴哈主张的人的本质异化思想,都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培育的土壤。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在这部分中,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规定,而且对异化劳动理论作了细致深入地描述。重点在于,明确指出了私有制是导致异化的根本原因,盼望共产主义这一美好期冀来消除异化,依靠无产阶级这一富有生机的主体力量。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继承和发挥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并对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作了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对于他们的理论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他们勇于思考、敢于发现的学习研究精神值得我们赞扬和借鉴。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价值,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我们研究当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历史和价值的方法论。从历史层面来看,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使异化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客观必然的,但同时这也是暂时的,随着共产主义的实现,异化现象必然会消失。从价值角度来看,异化现象在我国的存在具有双刃性,既存在积极作用,也存在消极作用,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指导,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异化现象,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把异化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推进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进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洪波;李颖;;社群与个人孰先孰后?——对社群主义的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8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9 张双利;;内在的超越——卢卡奇论辩证法与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10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6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9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异化理论[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2 陈乐;;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探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徐璐;;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00期

4 王维维;;汉语新词新语的归化异化研究及翻译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艾桂琴;侯丽香;;《雪夜林畔小立》中的异化主题[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6 赵磊;;劳动异化还是人的异化——论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失察与误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石文年;异化理论与文艺批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李瑞民;;浅析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理论[J];作家;2008年10期

9 吴荣;;弗洛姆的异化理论评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曹亚芳;;异化理论结构分析[J];求索;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宁;丁丽丽;;论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李雯雯;赵华朋;高礼增;;浅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人的自由的关系[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韩水法;;启蒙:开放的或封闭的(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方洁;;商品、异化、拜物教: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源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5 李南海;;异化、吊诡、失范:经典社会学理论与现代性危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华朋;王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下的异化理论[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彭菁霜;;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凌云;;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片论——兼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否定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10 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振闻;[N];学习时报;2010年

2 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严望佳;[N];电脑商报;2008年

3 傅治平;[N];学习时报;2005年

4 徐向英;[N];国际商报;2006年

5 马瑞光;[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孟鑫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亚夫;[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王浚哲 方政;[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杨鹏飞;[N];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健;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辉;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建梓;寻找回归之路[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5 王海英;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统观[D];吉林大学;2008年

6 侯志水;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当代阐释[D];吉林大学;2006年

7 柴婷婷;另一个马克思:一种人本主义化的诠释[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春星;对幽默翻译中语境调整的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丽;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历史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崔莹莹;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青年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侯晓敏;马克思与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4年

4 朱有荣;马克思异化理论与现实批判[D];苏州大学;2001年

5 骆素莹;弗洛姆异化理论的思与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蒋继春;汉英翻译中政治术语的归化和异化[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洋庚;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异化的伦理向度[D];南昌大学;2008年

8 兰俊丽;马克思、卢卡奇、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及其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平;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曾姗姗;互联网中人的异化的哲学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历史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42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