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儒家法律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03 12:38

  本文关键词:论儒家法律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师范大学》 2015年

论儒家法律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

范柬华  

【摘要】:从1840年开始至今,中国人的思想中已不再只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道家和佛家的理论作为补充的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西方的坚船利炮在打开中国的国门时,同时也使得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闯进了西方的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宪政思潮、马克思主义等等各种理论。从此,中国开始了社会动荡、国家分裂、思想混乱的阶段,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才得以真正统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国人才有时间、有条件开始反思一百多年来的思想历程。回顾百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当前在国内国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已不能再回避:是回到中国的传统道路,还是跟着西方走,亦或是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来,是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决定的时刻了。 由此,本文从中国与西方自然法对比分析入手,说明中国与西方各自都有一套与自己社会和文化的历史相适宜的自然法理念。随后对中国近现代史在去“儒家化”方面历程的得失进行梳理,进而得出近现代中国去儒家化的经验教训。接着在阐释儒家法律思想在中国以德治国的历史中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具体论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精华对中国内政外交及对人权保障的益处,进而对中国现阶段的法治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09.2;D920.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怡梅;;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文化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4期

3 高春花;柴素芳;;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以儒学传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结构与基本概念辨正——兼论古代礼与法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阮李全;;学生申诉权法理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肖建新;;梁启超与钱穆的专门史观及方法论之比较——以《中国历史研究法》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胡中生;;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9 房列曙;吴云峰;;论胡适与乾嘉考据学派[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10 陈联俊;;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现代性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黄学贤;赵中华;;农民平等权的学理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王利明;;平等保护原则:中国物权法的鲜明特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吴小玮;;庚款留美生的留学生活及其影响——以胡适、吴宓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郭渊;;海外华人与中国传统文化[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敦琴;;张謇成败辩证观[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7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冯营丽;我国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一博;世界足球区域格局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权基洪;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霞;论中国传统乡规民约[D];湘潭大学;2009年

9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04期

2 于敏,马小红;中国传统法在法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4期

3 高春花;柴素芳;;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以儒学传统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芮国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年01期

5 谭维四;;江陵雨台山21号楚墓律管浅论[J];文物;198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贝淡宁;郤继红;;文化和平等的发展:儒家对财产权的限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1期

2 李金山;;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刘清平;;后儒家论纲——儒家传统的自我否定与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思想基础探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期

5 唐国军;;继承与创新: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四[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马传浩;;儒家建构新“仁”的理论依据[J];理论界;2009年12期

7 涂少彬;江河;;儒家“活法”初论[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8 彭国翔;;当代中国的儒家经典与通识教育[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9 张千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儒家传统[J];法制资讯;2013年04期

10 陈赟;;儒家传统复兴与国家治理精神重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旭东;;身体伦理:一个隐而不显的儒家传统[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龙飞;蒋利平;;试论儒家民本思想在晚明的嬗变[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锐;;论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4 马德邻;;也论儒家的修身之道[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郭齐勇;;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宗教意涵[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马祥林;;儒家和谐思想辨析[A];孔学研究(第十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张言亮;;从“儒学与宗教的讨论”看儒家与基督教的对话[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辉振;;儒家人性观之析论[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 田辰山博士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 中央民族大学 牟钟鉴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杜维明 计海庆译;[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秋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彭国翔;[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早报记者 田波澜;[N];东方早报;2011年

5 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秋风;[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本报记者 褚国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纯一;[N];文汇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陶继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牟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D];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毛文凤;近代儒家终极关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徐加胜;韩愈的道统及其宗教性诠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8 章益国;论儒家资本主义学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冷天吉;知识与道德[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许家鹏;“儒术独尊”与“霸王道杂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正超;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家的困局[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海洋;儒家和合世界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宋巍巍;儒家和谐政治观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常佳;儒家民本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韩金梅;儒家生态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年

8 种丹;儒家身份伦理与人权观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倩博;儒家传统与西方自由主义“关系”的再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文一;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儒家君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儒家法律思想的变迁及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62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