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从普德学派军事思想看德国闪击战战法的形成与内涵

发布时间:2021-03-29 14:29
  本文通过对普鲁士—德意志学派军事思想演进的论述,分析德国闪击战战法的形成过程和真正内涵,并提出一种对于闪击战的新的诠释。作者认为闪击战源自诞生于古老的普鲁士—德意志军事传统,是该传统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一种复活,亦可说是古老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良好结合。其内涵是以德国人传统的“战役层级机动战”为本,运用包围的手段来达成其一贯追求的“决定性歼灭会战”的一种具体实践。文章将这种诠释与英美学界主流的阐释进行比较,指出现代许多英美人士对闪击战的“间接路线”式诠释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圆其说,但终归只是纸上谈兵的自我想象,不但与德国人自己的原始观念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其真正的实用价值也是十分值得怀疑。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普德战略学派中若干与日后的“闪击战”密切相关的重要军事思想及其形成过程,分析它们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第二章关注德军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实践普德学派军事思想时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笔者将分别对“施里芬计划”的得失和英法联军与德军应对西线僵局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章将对于一战结束后从帝国国防军(Reichswehr)建立到二战前夕的德国武装部队(Wehrmacht)备战的一个过程完成做一个简略的介绍,以说明在这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中,德国军人是如何将他们传统的军事思想与现代的军事技术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革命性战法。此外,本章还将探讨影响德国装甲部队建立和闪击战实施的诸多条件和各个重要人物间的原委关系。 第四章将讨论“闪击战”在战术上的发展沿革,以发掘出闪击战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战法与传统的普德军事思想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探究这些新技术是如何将德国一贯强调的军事思想付诸实践的。 在第五章笔者将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后世称为“闪击战”的历次重大战役,来审视这些战役的真正内涵,探究德国人实施这一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战法背后的原始观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E09;K516.4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战争的新形态——机械化运动战争
    二、闪击战概念的提出及其阐释
    三、有关闪击战的争议
第一章 普德学派若干重要军事思想简介
    第一节 “战役法思想”概述
    第二节 “歼灭战思想”概述
    第三节 “机动战思想”概述
    第四节 “包围战思想”概述
    一战前普德军事学派思想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施里芬”计划述评
    第二节 协约国打破堑壕战僵局的对策——坦克
    第三节 德国的对策——“突击群战术”
第三章 德国装甲部队的建立
    第一节 泽克特与国防军
    第二节 装甲兵的建立
    第三节 纳粹上台以后的德国装甲兵建设
第四章 闪击战在战术上的发展
    第一节 诸兵种平衡编组的装甲“师”级部队
    第二节 “突击群战术”的遗产
    第三节 任务导向指挥体系
    第四节 前敌指挥
第五章 闪击战的实践与成熟
    第一节 闪击战的初次试验——波兰战役
    第二节 典型的闪击战——西线战役
    第三节 “巴巴罗萨”行动——闪击战的极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幸何;;不可忽视的历史记载误差——《清朝柔远记》鸦片战争清军战绩考订[J];黑龙江史志;2009年02期

2 熊伟民;;传统与突破: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战争指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3 曹海东;《国殇》“凌余阵”新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罗裕聪;;刍议警务战术的限制因素[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沈瑞英;;君士坦丁堡沦陷与欧亚军事、政治格局变化[J];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04期

6 刘庆;;前提 目标 途径——增进中日战略互信的若干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符林国;;试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军后勤思想的演进[J];军事历史;2010年02期

8 孙兆利;冯智勇;王永明;;西方近代军事强盛的历史解析[J];军事历史;2010年05期

9 门洪华;;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J];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10 周海炜;张阳;;战略与谋略:管理文化视角的辨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峥;新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2008)[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余自武;东方管理人谋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杨磊;中国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周海炜;战略管理中的企业谋略及动作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曹阳;普京时期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喜;二战期间美国战略轰炸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时勇;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军事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建辉;1991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胡志峰;中世纪城堡的军事作用及其历史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利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战略构建[D];辽宁大学;2011年

6 马少猛;以马汉海权观构建中国基本海权[D];湘潭大学;2011年

7 徐永娟;基于灰色系统论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苏俊涛;孙子兵法与企业战略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力新;我军心理战探悉[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企业成长战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13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1713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