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7世纪中、英两国济贫体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8:31
  17世纪,对于中、英两国各自的社会发展进程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导致了整个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相对贫困化,严重危及着中、英两国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对此,中、英两国的国家政权和民间社会力量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贫民救济措施,形成了各具鲜明特点的济贫体系。在济贫环境方面。17世纪的英国逐渐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以工作伦理为济贫主要原则,并从教会手中逐渐接过了济贫职责的新济贫体系,目的是创建一个新的基督教社会有机体。而中国则仍以民间为主,道德是其济贫主导原则之一,目的则是为劝募教化,维持并重塑现存社会秩序,协助国家治理地方。当然,两国也都存在着另一目的,即解决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身统治。两国都颁布了一些济贫法令,英国更是建立起体系较为完备的济贫立法,而中国则未建立完善的济贫法律和相关条例。在济贫主、客体方面。17世纪中、英两国的济贫主体都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两国救助对象涉及的人群都十分广泛。在救助项目上,也十分全面。两国的济贫行为中还反映出一种趋势,即逐渐实施有组织的济贫和对救济对象的区分。但中、英两国也各有特色,英国在满足贫民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17 世纪中、英两国济贫环境之比较
    一、济贫思想观念
    二、济贫法令
第二章 17 世纪中、英两国济贫主、客体之比较
    一、济贫主体
    二、救济对象和救助项目
第三章 17 世纪中、英两国济贫形式之比较
    一、济贫资源来源
    二、救助方式与救济措施
第四章 17 世纪中、英两国济贫管理与监督结构之比较
    一、管理与监督
    二、弊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过渡时期”的贫困问题[J]. 向荣.  历史研究. 2004(04)
[2]由神恩到世俗:都铎时期英国济贫中区别对待的分析[J]. 张佳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02)
[3]略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中的弊端[J]. 戴卫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
[4]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论纲[J]. 王君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5]论明代的赈粥[J]. 龚小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论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的济贫问题[J]. 尹虹.  历史研究. 2003(03)
[7]从济贫法到福利国家——论英国社会立法的进程及其作用与影响[J]. 郭义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3)
[8]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流民政策[J]. 尹虹.  历史研究. 2001(02)
[9]论16、17世纪英国理性的贫穷观[J]. 向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10]英国都铎时期的社会贫困与慈善、救济政策[J]. 李建彬.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



本文编号:3114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114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