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研究(1980-1988)

发布时间:2021-10-29 14:36
  二战后,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197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上台,令欧洲越来越担忧的苏联SS-20中程导弹日趋明朗化。由于卡特坚信美国的核实力,从而延迟了美国政府对苏联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中导问题的解决进程,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卡特的继任者罗纳德·里根曾因忙于国内改革而对中导问题采取了类似的拖延态度。然而,在里根政府时期,美苏还是开启了中导谈判,并各自扮演了其在冷战新缓和阶段的重要角色。在既对抗又对话的冷战背景下,美苏中导谈判总体上保持了连续性,而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则成为了美国在军控问题上的风向标。毋庸置疑,在中导谈判后期,随着美苏关系再度走向缓和,双方共同签订了《中导条约》。然而,随着对美国的中导谈判政策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导谈判中的一些引人注目之处:一方面,里根政府的中导谈判政策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策略的政策体系,它历经拖延政策、新遏制政策再到新缓和政策的调整,延续了之前遏制苏联的决心;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内部对中导谈判政策的分歧,以及美欧之间利益协调的结果,都影响了美国制定和实施其谈判政策。此外,鉴于苏联对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不同反应,美国政府不得...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五、文章结构
第一章 美国核军控政策的回顾与美苏中导谈判的缘起(1946-1979)
    一、美国核军控政策的演变
        (一) 50年代的核垄断政策
        (二) 60年代的核限制政策
        (三) 70年代的核均势政策
    二、美苏中导谈判的缘起
        (一) 中导问题的起源
        (二) 北约“双轨决议”
    小结
第二章 美国的拖延政策与中导谈判的开启(1980-1981)
    一、美国的拖延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一) 美国拖延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其内涵
        (二) 美国拖延政策下的美苏交锋
        (三)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军备控制谈判的争论
    二、美国拖延政策的调整与中导谈判的启动
        (一) 黑格与葛罗米柯首次会谈
        (二) 里根抛出“零点方案”
        (三) 美国拖延政策的失败与中导谈判的启动
    小结
第三章 美国新遏制政策的出台与中导谈判的受挫(1982-1983)
    一、美国新遏制政策的酝酿及其基本内涵
        (一) 政策过渡期的第一轮会谈
        (二) 黑格离任与美国政策的转向
        (三) 新遏制政策的出台及其基本内涵
    二、美国新遏制政策的实施与中导谈判的中止
        (一) 新遏制政策背景下的艰难谈判
        (二) 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
        (三) 美国导弹部署与谈判中止
    小结
第四章 美国的新缓和政策与中导谈判的曙光(1984-1988)
    一、美国新缓和政策的制定与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变化
        (一) 美国尝试缓和美苏关系的努力
        (二) 美国新缓和政策下的日内瓦首脑会晤
        (三) 雷克雅未克峰会上的美苏分歧
    二、美国新缓和政策的执行与《中导条约》的诞生
        (一) 美国新缓和政策的坚守与苏联的妥协
        (二) 谋求共识:舒尔茨——谢瓦尔德纳泽的“穿梭外交”
        (三) 美苏《中导条约》的诞生
    小结
第五章 关于美国中导谈判政策的若干思考
    一、影响美国中导谈判政策因素的分析
    二、美国中导谈判政策对核军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戈尔巴乔夫与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J]. 贺伟华.  社科纵横. 2005(06)
[2]美国舆论对中导条约的反思与批评[J]. 朱明权.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9(05)
[3]中导条约对西欧安全和军事的影响[J]. 顾德欣.  西欧研究. 1988(05)
[4]从中导条约看美苏在军控方面的新变化[J]. 于智勇.  美国研究. 1988(02)
[5]中导条约签署的动因及美苏核裁军前景[J]. 顾德欣.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8(03)
[6]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新思维与中导协议[J]. 俞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8(03)
[7]中导谈判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J]. 陈友谊.  国防. 1988(02)
[8]中导谈判始末[J]. 熊昌义.  瞭望周刊. 1987(50)
[9]美苏是怎样走到中导谈判桌边来的?[J]. 王维达.  国际展望. 1987(23)
[10]西欧对美苏中导谈判的态度[J]. 炎木.  世界知识. 1987(09)



本文编号:3464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64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c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