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中国关税自主态度的转变 ——从华盛顿会议到《中美关税新约》的签订

发布时间:2021-11-05 17:47
  在以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关税自主运动有了较为实质性的进展:北京政府提出了完全关税自主时间表,同时美国也倡导除中国以外的九国公约缔约国最终放弃协定税制。但由于日本及英国的反对及拖延,这次会议的成果大打折扣,蜕变成中国关税自主须视中国内地裁厘效果而定且以增加“二五附税”暂行满足中国关税完全自主的要求。基本上,至1928年《中美关税新约》签订之时,中国关税自主之努力即围绕此二项不合理约束展开具体工作。以往的研究在考察这段历史时多以会议内容及条约内容的叙述一笔带过,且鲜有论及美国在这段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力图从“介入”的角度细化美国在这短短7年时间在中国关税自主运动上同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的往来甚至纠纷。考察宏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有助于深刻认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就美国而言,它在中国关税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可以用某一种论断一言以蔽之。这期间中外摩擦比较频繁,五卅惨案与南京事件可视为影响美国对华态度的典型事件,以至于影响到美国对中国关税自主的决策步骤。20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总体上在国内孤立主义的浸染下奉行中立不干涉原则,在中国事务上也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但实际上美国的外交政策已有转...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突破点
第一章 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关税问题的讨论及其结果
    一、协定关税之弊端
    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关税问题讨论的结果
第二章 1925 年北京特别关税会议
    一、各国对特别关税会议的不同态度
    二、美国国务院在中国关税问题上的分歧
        1. 凯洛格对中国关税自主的赞同以及外交操作层面的要求
        2. 马慕瑞顺应“列强观点”同凯洛格发生分歧
    三、英日美所提出的中国关税自主方案及特别会议的结局
        1. 中国方案的提出
        2. 英日的回应
        3. 美国的提案及对中国关税自主的底线
        4. 美金融代表花旗银行对国务院的“底线”持异议
第三章 特别会议停顿后影响中国关税自主的中美外交事件
    一、特别会议对国内舆论的影响与美国国务院解释对华政策
    二、持续观望:美国同广州国民政府在“二五附税”上的外交摩擦
    三、美国内部对广州关税摩擦的态度分歧
    四、转折点:“宁案”与中美交涉
        1. “宁案”前美国对革命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态度
        2. “宁案”的大致经过与1927 年美对华交涉
        3. 美国总统对“宁案”与中国关税问题的思考
        4. 美国议员博拉的呼吁
        5. 美政府高官的对华关税政策倾向
第四章 “宁案”的解决与《中美关税新约》的签订
    一、“宁案”的解决
        1. 国民政府同美国的积极接触及美国的回应
        2. “宁案”的最终解决
    二、《中美关税新约》的签订及其意义
        1. 《中美关税新约》的签订
        2. 《中美关税新约》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对中国实施轮胎特殊保障措施的案例分析与研究[J]. 曹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12)
[2]试论美国外交史上的对外干预——兼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对美国对外干预的影响[J]. 王立新.  美国研究. 2005(02)
[3]美国与中国关税自主[J]. 仇华飞.  民国档案. 2002(01)
[4]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J]. 王立新.  历史研究. 2001(02)
[5]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改订新约运动”之我见──再评王正廷“革命外交”[J]. 申晓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6]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J]. 邱松庆.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7(06)
[7]从关税特别会议召开的背景看其失败的原因[J]. 姜文求.  民国档案. 1996(03)
[8]简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关税自主”[J]. 何刚.  安徽史学. 1995(04)
[9]迈向关税自主的第一步──广东国民政府开征二·五附加税[J]. 陈诗启.  近代史研究. 1995(01)
[10]试述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争取关税自主权的对外交涉[J]. 程道德.  近代史研究. 1992(06)



本文编号:3478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478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