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何以不朽:先秦史论中的人之发现

发布时间:2021-11-20 13:35
  先秦留下的史论,提供了"人之发现"的部分片段。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先秦黄老学说,提倡在节欲的前提下,适度满足人的欲望。在类似的文献中,养生的目的是治国,追求的是现世价值。到了庄子那里,个体生命具备了与王命和天命对抗的地位,其价值完全超越了国政的意义,成为真正私人的追求。春秋时期,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即以奉献生命、牺牲生命而获得"不朽"。这种观念追求的是永恒价值。无论是将保养性命与政治价值相等同,还是单纯追求生命长度,抑或探索生命的永恒价值,其落脚点都是人的生命,亦即人本身。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养生全性:生命与政治的联系
二、长生久视:人的生命长度追求
三、是为不朽:人的社会历史价值表达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章新释[J]. 廖名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本文编号:3507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07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