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982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形成与效用

发布时间:2021-12-09 23:27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美国联邦政府的就业与培训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新联邦主义”政治哲学指导下,80 年代里根政府“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理念促使此时的就业与培训政策出现了许多重要进展:在管理层面上,以州为主导,具体执行中发展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表现标准”的概念,突出对计划实际效果的追求。这些转变集中体现于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中,整个 80 年代的就业与培训政策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改革风尚。这种面向市场与企业的转变,标志着美国的就业与培训政策体系的日趋成熟与完善。 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经济环境、政治因素、社会思潮等方面探究美国 1982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出台的外在原因,分析影响计划实施的宏观因素。 第二部分:细述 1982 年法案形成过程,回溯美国就业与培训政策体系发展轨迹,揭示法案通过背后复杂的政治斗争。 第三部分:概叙 1982 年法案核心内容,剖析其指导思想、行政管理模式及具体执行中的主体特征。 第四部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分析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就业与培训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 步履蹒跚的美国经济
    (二) 保守时代的来临
    (三) 坚决的保守主义者--里根的信念及实践
二、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形成
    (一) 联邦政府干预就业领域的努力:美国培训政策发展回眸
    (二) 80 年代法案通过前的波折
三、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内容及主体特征
    (一) 法案主要内容
    (二)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特征及内在机制
四、 法案实施的效用分析
    (一) 对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实施效果的考察
    (二) 1982 年《岗位培训伙伴关系法》的问题
    (三) 何为有效的就业与培训政策: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后美国就业和培训政策体系的形成[J]. 梁茂信.  世界历史. 2001(05)



本文编号:3531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31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