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戴季陶与本尼迪克特的日本观比较研究 ——以《日本论》和《菊与刀》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1 20:01
  戴季陶与鲁思·本尼迪克特,前者是中国人,是国民党思想家、政治家,受儒家文化影响;后者是美国人,是人类学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二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去解读日本民族的文化,各自有一本关于日本文化的著作:《日本论》与《菊与刀》,他们的日本观集中体现在这两本书中。二人的观点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探究戴季陶与本尼迪克特,两位分别来自东西方的学者,对同一个题目——日本文化的研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试图去寻找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对日本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的借鉴和帮助。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相关背景
    1.1 日本观
        1.1.1 日本观的含义
        1.1.2 日本观的内容
    1.2 戴季陶与本尼迪克特
        1.2.1 戴季陶
        1.2.2 本尼迪克特
    1.3 成书背景
        1.3.1 《日本论》
        1.3.2 《菊与刀》
第2章 戴季陶与本尼迪克特日本观的异同
    2.1 神道
        2.1.1 戴季陶对神道的看法
        2.1.2 本尼迪克特对神道的看法
    2.2 明治维新
        2.2.1 戴季陶眼中的明治维新
        2.2.2 本尼迪克特眼中的明治维新
    2.3 日本人的性格
        2.3.1 《日本论》中日本人的性格
        2.3.2 《菊与刀》中日本人的性格
第3章 产生异同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3.1 产生异同的原因
        3.1.1 写作目的
        3.1.2 个人经历
        3.1.3 选取角度
    3.2 给我们的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季陶主义”与国民党实权派的意识形态[J]. 吕厚轩,马望英.  北方论丛. 2008(04)
[2]大和民族的核心结构“耻感文化”——读《菊与刀》[J]. 冉红芳.  文教资料. 2007(17)
[3]人类学者视野中的美日文化——谈《菊与刀》的比较文化研究[J]. 吕洁丽.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4]从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看日本人的矛盾性格[J]. 贾凌云.  东南传播. 2007(02)
[5]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文化[J]. 王玉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02)
[6]日本人的世俗精神——重读《菊与刀》[J]. 贾庆军.  书屋. 2005(09)
[7]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的差异——《菊与刀——日本文化类型》读后[J]. 庄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04)
[8]跳出来看《菊与刀》[J]. 章益国.  社会观察. 2005(07)
[9]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J]. 尚会鹏.  国际政治研究. 2004(02)
[10]近20年来戴季陶研究综述[J]. 刘利民.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4)

硕士论文
[1]戴季陶的日本观[D]. 杨芳.北京语言大学 2007
[2]关于对戴季陶《日本论》的一点考察[D]. 孟令秀.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5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35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