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主题表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0:16
  芝加哥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后,取得了巨大了进步,在美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893年的哥伦布博览会和1909年“芝加哥计划”,对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芝加哥为纪念建市100周年,积极筹备1933年世博会,并第一次提出世博会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展示“一个世纪的进步”,主办者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进步”理念的基调,认为“科学”在芝加哥一个世纪以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世博会突出芝加哥的城市招牌——建筑业的发展与创新,推广新型的展览技术、展示多彩的生活方式、追求多元的社会价值观,来丰富“进步”理念的内涵。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个“进步”光芒的背后,也隐含着众多矛盾,建筑设施方案的支离破碎,与整个规划场地布局的失衡:主办者的理想宏图和商业赢利的逻辑对立;一些娱乐性活动披着“进步”的外衣,演化成了低级粗俗的狂欢,主题演绎充满着喧哗与躁动。主题演绎与实践活动之所以产生矛盾主要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经济危机的打击、大众文化的渗透以及软弱的博览会协调机制。但这届世博会在商业上的成功直接引发了第二个季度的连续举办,对芝加哥...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本文的研究视角
第一章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一个世纪以来的光辉历程
    第二节 1893年世博会和1909年"芝加哥计划"
    第三节 世博会主题的提出
    第四节 世博会的筹办之旅
第二章 主题演绎"一个世纪的进步"
    第一节 主题精神的弘扬——科学馆的设立
    第二节 建筑风格的推陈出新
    第三节 新型展览技术的亮相
    第四节 绽放现代的生活方式
    第五节 追求多元的价值观
第三章 主题表达环境的复杂性
    第一节 场址规划布局的失衡
    第二节 主题演绎的喧哗与躁动
    第三节 主题表达复杂性的根源
第四章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效果
    第一节 1934年世博会的连续举办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的双重效益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博览会作为城市空间的解读[J]. 孙施文.  城市规划汇刊. 2004(05)
[2]浅谈城市美化运动[J]. 杨峥嵘.  山西建筑. 2004(11)
[3]世界博览会与建筑技术的发展[J]. 王冠中.  江苏建筑. 2004(01)
[4]世界博览会与城市旅游:互动中共创辉煌[J]. 王晓云.  旅游学刊. 2004(02)
[5]世博会的经典案例研究之一:1970年大阪世博会[J]. 唐子来,付磊.  城市规划汇刊. 2004(01)
[6]世博会——汇集文明[J].   科学中国人. 2003(01)
[7]世界博览会150年历程回顾[J]. 许懋彦.  世界建筑. 2000(11)



本文编号:3539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39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e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