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慰安妇”称呼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发布时间:2022-01-07 09:48
  "慰安妇"是日军推行的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她们是被日军蒙蔽、欺骗乃至强征的性奴隶。这些性奴隶并非自始至终都被称为"慰安妇"。除了"慰安妇"这一称呼外,她们还经历了"P""卖淫妇"等蔑称以及"妻子""大和抚子"等敬称,体现了性奴隶"配给"制度下受害女性在日军心中的复杂定位。战后,"从军慰安妇"一词拉开了声讨"慰安妇"制度的序幕,"性奴隶"则恰当地阐释了"慰安妇"的本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慰安妇"制度的罪恶和日本政府不承认历史甚至歪曲历史的用心。 

【文章来源】:档案与建设.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军方记载:脱颖而出的“慰安妇”
    1. 以混淆视听的“酌妇”肇始,以风俗女的认识贯穿始终
    2. 从慰安所的“员工”到“慰安妇”一词的出现和正式使用
二、日军心声:“P”、卖淫妇等VS妻子、大和抚子等
    1. 充满鄙视的“P”与“卖淫妇”等
    2. 心存感激的“妻子”“大和抚子”等敬称
三、历史呼唤:由“从军慰安妇”到“性奴隶”的演进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外交中的价值整合及其限度——以韩国就“慰安妇”问题对美公共外交为例[J]. 史泽华,陈欢.  东北亚论坛. 2016(06)

硕士论文
[1]韩国日军“慰安妇”调查援助活动研究[D]. 詹芳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7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7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