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民经济

发布时间:2022-01-08 20:02
  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上半期俄国农奴制剥削加重,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严重恶化,农民被迫寻找其它的谋生手段。伴着整个社会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农民经济日益卷入商品经济大潮中,资本主义因素在增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农村进步的特点在于,这种进步是以广大农民经济状况和地位的恶化为代价的,只有少数农民地位改善。打工农民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联系密切。由于俄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特点,广大农民经济难以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农民分化程度有限,城市化进程受阻。农奴制束缚成为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已是大势所趋。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18 世纪下半期—19 世纪上半期俄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 人口数量及分布
    (二) 工农业区域化专门化生产
    (三) 农业技术生产水平变化
    (四) 农村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二、18 世纪下半期—19 世纪上半期俄国农民经济
    (一) 俄国农民的农业
    (二) 俄国农民的手工业
    (三) 俄国农民的迁移
    (四) 俄国农民经济商品化程度
三、18 世纪下半期—19 世纪上半期俄国农民经济的特点
    (一) 资本主义起源的特殊性
    (二) 俄国农民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三) 农民经济的分化
    (四) 农民经济分化对俄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本文编号:3577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577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