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01-26 20:23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历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也取得了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创刊最早的经济史综合性研究刊物,是现今国内社会经济史学研究的两大综合性刊物之一。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重要学术阵地,其成长见证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介于历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同时还是与社会学、人类学关系密切的交叉学科。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发展迅速,产生了相当多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史料文献的整理与收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不仅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史料辑录、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而且形成了以学术期刊为中心、聚集了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团体。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的发展,对于繁荣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史研究向前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旗帜鲜明地打出“社会经济史”的旗号,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主要学术方向。杂志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始终贯彻“立足本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宗旨,努力朝着“获得指导世界学术界的声誉”这一崇高目标前进,在近三十年的实...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社会经济史、经济史、社会史、经济社会史、中国社会经济史有关概念
第一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源起
        (一)、 社会经济史学的萌生与奠基
        (二)、 建国前后两个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
        (一)、 1980 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背景
        (二)、 发刊词与创刊宗旨
        (三)、 期刊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概况与办刊特色
    一、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 繁荣学术、成长人才--学术研究基本概况
        (二)、 关注民生、关注区域社会经济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熟与发展
        (一)、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学术影响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办刊特色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动向
    一、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
        (一)、 傅衣凌、梁方仲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学术风格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发展
        (一)、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的基本概况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关于研究理论、范式、方法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J]. 周冰清,钱蓉.  史学月刊. 2009(10)
[2]追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治史路径——陈支平教授访谈[J]. 陈支平,佳宏伟.  学术月刊. 2009(04)
[3]我国核心期刊研究30年回顾[J]. 黄国彬.  图书情报研究. 2009(01)
[4]我国核心期刊研究30年回顾[J]. 黄国彬.  图书情报研究. 2009 (01)
[5]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加州学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述评[J]. 周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6]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化与拓新[J]. 张建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7]梁方仲先生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J]. 刘志伟,陈春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傅衣凌著作集》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J]. 陈支平.  史学集刊. 2008(04)
[9]学者评价期刊与引文评价期刊异同之思考——以史学学术期刊评价为例[J]. 叶继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04)
[10]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J]. 李伯重.  文史哲. 2008(01)

硕士论文
[1]陶希圣中国社会史论纲[D]. 李晓靖.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1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11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f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