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10:09
  白寿彝在各个场合对于历史普及多有论述,这些论述大多被收录进《白寿彝文集》中,同时,这一思想在其历史研究、历史撰述中也多有运用,因此本文在对上述资料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最终总结得出全面、清晰的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体系。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历史普及的方法论,即怎样通过历史普及读物传播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从而更好的完成历史普及的任务。优秀的历史普及读物应争取更加有效的内容选择,文字描述和具体形式。首先,历史普及读物在内容选择上要将通识思想以及时代感贯穿始终。其次,文字表述要做到确切、凝练、生动。最后,历史普及有多种形式,因此历史普及读物要注重与其他形式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而具体到历史普及读物的形式问题时,其实也就是体裁问题,白寿彝指出要在继承史学遗产的基础上,加强体裁的创新。当然,白寿彝的历史普及思想并不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其思想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过程。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在学术及现实层面都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首先,其历史普及思想能够为历史普及中的分工合作及其研究性概念选择等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其次,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的...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芽时期
    (二)形成时期
    (三)成熟时期
二、白寿彝史学实践中体现的历史普及方法
    (一)“通识”思想贯穿始终
    (二)与时代特征紧密联系
    (三)对文字表述的高要求
    (四)多种形式的结合
三、白寿彝历史普及思想的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寿彝学派”学人的理论追求[J]. 邹兆辰.  湖北社会科学. 2016(10)
[2]当代史学通俗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王记录.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6(03)
[3]略论新时期史学功用论研究的几个特点——以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为中心[J]. 陈安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4]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考察历史普及读物的写作——以《三国史话》、《二千年间》和《大丈夫》为例[J]. 盛亚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把历史知识交给更多的人——白寿彝先生的通史编撰及其思想渊源析论[J]. 范国强.  理论界. 2014(12)
[6]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研究引论[J]. 盛亚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02)
[7]公众史学的定义及学科框架[J]. 钱茂伟.  浙江学刊. 2014(01)
[8]通俗史学论[J]. 李红岩.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11(00)
[9]白寿彝先生历史教育思想探析及启示[J]. 张国荣.  社科纵横. 2011(05)
[10]论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J]. 乔治忠.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硕士论文
[1]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研究[D]. 盛亚军.天津师范大学 2014
[2]试论大众史学及其历史认识问题[D]. 洪克宇.云南大学 2013
[3]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 尹逊勇.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7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27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7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