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历史书写中的“蛮族”与罗马人身份认同建构

发布时间:2022-05-10 19:28
  罗马从拉提乌姆地区的从蕞尔小邦发展成地中海世界的帝国,依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适应形势需要进行调整的政治策略以及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的配罝。但是,罗马人把自己的统治权力归因于他们特有的秉性或者“命运”。这一观点也被历史学家用来解释罗马人获得统治权力的原因而流传下来。在这一观念之下,罗马的历史书写在涉及到非罗马人时,其评判的方向和标准就是按照罗马的、而不是非罗马人本身具有的特质。罗马书写突出的就是罗马所拥有的文明,野蛮、好战、残忍的异族的刻板印象。这一现象在恺撒、维吉尔、塔西佗等罗马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十分明显,高卢人的残暴、迦太基人的欺诈、日耳曼人的野蛮,这些印象成为塑造伟岸罗马人、塑造罗马人优越感的重要方式。这样,他们笔下的蛮族是罗马人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来的,而非他们本身的样子。公元前1世纪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的转型时期,直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稳固,这一阶段罗马人需要塑造“蛮族”增强统治权威,在历史书写中出现的“蛮族”形象,成为罗马人构建身份认同另一个场所。罗马人将统治世界、传播文明的使命承载于整个族群,罗马人要驯服“蛮族”,让“蛮族”获得文明。“蛮族”一旦被征服,就被认为是获得...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学界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罗马人的起源与发展
    (一) 意大利多民族文化对罗马的影响
    (二) 拉提乌姆与罗马的兴起
    (三) 历史书写中的罗马人
二、罗马历史书写中的“蛮族”
    (一) 恺撒视野中的蛮族——以《高卢战记》为例
    (二) 维吉尔笔下的蛮族——以《埃涅阿斯纪》为例
    (三) 塔西佗笔下的蛮族——以《日耳曼尼亚志》为例
三、以“蛮族”为参照的罗马人身份认同
    (一) 作为帝国的统治者的罗马人
    (二) 作为文明的传播者的罗马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马建城的历史书写与罗马人身份认同构建[J]. 蔡丽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3)
[2]创造蛮族:古代希腊人建构他者新探[J]. 徐晓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古罗马禁止奢侈法初探[J]. 李飞.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8(03)
[4]政治认同视角下的古罗马公民权政策——以元首制前期为例[J]. 尹宁.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5)
[5]泛希腊崇拜与古代希腊民族认同[J]. 蔡丽娟,徐晓旭.  史林. 2013(06)
[6]“野蛮人”概念在欧洲的演变——从古典时代到文艺复兴[J]. 李永毅,李永刚.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7]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 王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8]罗马起源神话的形成及其文化认同[J]. 蔡丽娟.  历史教学问题. 2007(01)
[9]论历史性与历史叙述者[J]. 陈新.  青海社会科学. 2000(06)

硕士论文
[1]公民权与罗马人身份认同[D]. 刘思洁.华中师范大学 2019
[2]论罗马起源和建城神话中罗马人认同构建[D]. 刘昱琨.华中师范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652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52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e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