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多层治理视角下的《能源宪章条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21:07

  本文关键词:多层治理视角下的《能源宪章条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借用多层治理理论对《能源宪章条约》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探讨。《能源宪章条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为了稳定东欧和原苏联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欧共体提出了建立欧洲能源共同体的建议。经过一年多的拟定和谈判,1991年53个国家签署了政治宣言《欧洲能源宪章》(也称《能源宪章》)。为赋予原本只是政治宣言的《能源宪章》以法律效力,并且为形成开放、竞争和有效益的能源市场建立法律框架,《能源宪章条约》的谈判提上日程。1992年1月开始了该条约近3年的谈判,并于1994年12月1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正式签署,同时签署的还有《能源效率和相关环境问题议定书》。《能源宪章条约》于1998年4月16日开始生效。本文主要从国际、地区(欧盟)、国家层面对《能源宪章条约》进行了多层次的解析。《能源宪章条约》有利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和能源市场的稳定,也有利于欧盟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对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来说,《能源宪章条约》的意义有所区别。《能源宪章条约》更符合能源进口国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但是对能源生产和输出国却相对不利,因此他们对《能源宪章条约》态度消极。从国际层面来看,《能源宪章条约》有利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和能源市场的稳定。当今世界,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相互博弈日趋激烈,相互合作也更加紧密。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转换影响着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相互地位。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建立了多个国际能源组织。石油出口国建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能源进口国建立了国际能源机构。此外,还有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定期举办的全球能源对话机制国际能源论坛。这些组织的出现促进了国际能源合作,从长远看也将有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能源宪章条约》对促进国际能源合作进行了勇敢尝试。与上述国际能源组织不同的是,能源宪章条约组织是一个包括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能源多边条约和组织。能源宪章条约组织积极吸纳国际能源市场生产国、消费国、过境国各方,目的是在互补和互利的基础上促进能源领域的长期合作,建立一个面向21世纪开放的、非歧视性的国际能源市场。《能源宪章条约》对促进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国际能源合作的一个里程碑。从欧盟地区层面来看,《能源宪章条约》既有利于鼓励东欧各国、原苏联地区经济政治转型,同时也有利于欧盟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支持能源企业获得苏东国家能源资源和市场。因此,欧盟积极倡导《能源宪章条约》设想,主导了《能源宪章条约》的签署进程。1990年6月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提出了创建“欧洲能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欧共体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在欧共体的主导下,1991年谈判各方就能源宪章的内容达成一致并于12月签署了《能源宪章》。为了赋予《能源宪章》以法律效力,欧共体又主导了《能源宪章条约》的谈判。条约谈判过程中,能源出口国与进口国关于条约内容的争议分歧以及原社会主义国家集团因为缺乏必要的经济、法律基础造成的立即实施条约不可能性给谈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欧盟做出了一系列外交努力,极力促成条约谈判的早日完成。在欧盟的努力下,1994年12月17日《能源宪章条约》文本经过表决获得通过,42个谈判方签署了《能源宪章条约》。《能源宪章条约》的成功签署,提高了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条约对促进欧盟能源供应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由于能源处境的不同,各国对《能源宪章条约》的态度也不尽一样。本文挑选了法国、挪威、俄罗斯以及美国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分析了他们的不同立场态度。其中,法国是能源进口国,挪威和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国,美国则是拥有超强实力的重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法国是国内能源相对短缺的发达工业国家,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对《能源宪章条约》持非常欢迎的态度。法国积极参与了《能源宪章条约》的谈判,并在《能源宪章条约》开放签署后签署了《能源宪章条约》。挪威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油气出口大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收入在国家收入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挪威在《能源宪章条约》的谈判中持强硬立场,坚决维护自身的能源主权和利益。对于最后达成的《能源宪章条约》,挪威持保留态度,虽然在1995年签署了该条约,但一直没有批准生效。俄罗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其对《能源宪章条约》的态度随着本国经济形势和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吕贝尔斯计划”提出时,当时的苏联经济陷于困顿,急于引进西方的资金和技术发展本国的能源产业,增加出口换取外汇,因此接受了这个提议。后来独立的俄罗斯签署了《欧洲能源宪章》,并参加了接下来的《能源宪章条约》谈判。俄罗斯在谈判中积极维护自身的能源主权和利益,但是吸引外国投资发展能源经济、使能源部门现代化的首要谈判目的使俄罗斯不得不做出相当大的让步。俄罗斯在1994年签署了《能源宪章条约》,并且同意临时适用《能源宪章条约》。但随着俄罗斯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俄罗斯对《能源宪章条约》的态度越来越消极。2009年,俄罗斯明确拒绝批准《能源宪章条约》。美国既是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又是重要的能源消费国,同时又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国际能源市场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出于防止西欧通过《能源宪章》独占获得东部资源和市场的机会的目的,美国参加了条约谈判,但由于《能源宪章条约》没有达到美国双边投资协定的标准,美国并没有签署《能源宪章条约》,而是寻求其他方式维护自身能源安全和利益。总的来看,《能源宪章条约》更符合能源进口国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欢迎,但是对能源生产和输出国却相对不利,因此他们对《能源宪章条约》态度消极。从次国家层面来看,油气能源企业认为《能源宪章条约》释放出来的信号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还心存顾虑。条约构建一个市场导向的国际能源框架的努力方向和提供的东西方对话机会受到了能源企业的欢迎。条约包含的非歧视待遇原则、补偿和征收条款也符合能源企业的利益。但对于投资前阶段的国民待遇未能成为《能源宪章条约》的约束性义务,能源企业相当失望。对过境问题,能源企业也心存疑虑。投资者还认为条约过多的向政府利益和特殊国家利益倾斜,损害了私人投资的最适宜条件。能源企业希望《能源宪章条约》能够与WTO等全球自由贸易机制相适应,并最好能将美国保留在《能源宪章条约》进程中,而不是相互隔离,对资本自由流动造成障碍。对于条约及其建立的机构增加国际能源工业的官僚主义负担的可能性,能源企业也表示了担心。而能源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则是现实中条约对他们在前苏联和东欧的前景可能带来哪些改变。非能源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组织等的态度由于缺乏相应的材料,因此本文没有展开讨论。本文对相关原始材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对《能源宪章条约》的多层面剖析,试图对《能源宪章条约》作一个多角度、深层次的解读,还原《能源宪章条约》产生的背景和谈判的过程,阐述不同层面、不同主体对《能源宪章条约》的不同态度,分析《能源宪章条约》对各个不同层面的意义,探寻《能源宪章条约》促进能源合作、维护能源安全的意义作用和发展前景,为中国制定能源政策和战略、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发展与《能源宪章条约》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能源宪章条约》 国际能源合作 欧盟 法国 挪威 俄罗斯 美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153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前言12-25
  • 第一节 研究动态12-21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资料来源21-25
  • 第一章 ECT与国际能源合作25-36
  • 第一节 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博弈与合作25-27
  • 第二节 国际能源合作中的组织27-32
  • 第三节 ECT:国际能源合作的新发展32-36
  • 第二章 欧盟战略考量与ECT36-48
  • 第一节 鼓励苏东地区经济政治转型36-39
  • 第二节 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39-41
  • 第三节 主导ECT的签署41-48
  • 第三章 不同国家对ECT的态度48-61
  • 第一节 能源消费国法国48-50
  • 第二节 能源生产国挪威50-52
  • 第三节 能源生产国俄罗斯52-58
  • 第四节 能源生产和消费双料国美国58-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71
  • 译名对照表71-72
  • 索引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中红;潘远征;;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的利弊论[J];生态经济;2010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轶坚;《能源宪章条约》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多层治理视角下的《能源宪章条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6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1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