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杜佑《通典·选举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4 00:31
  《通典·选举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撰写选举制度的典制体史书。该书把上起唐虞三代、下止唐代中叶的选举制度记下来。成为一部真正关于选举的史书。目前,史学界对《通典·选举典》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大多研究者多从对《通典》的整体评价上着手。本文将对《通典·选举典》进行相对完整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前人尚未重点涉及的内容。论文主体部分共五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 第一部分从杜佑渊博的史学知识、浓厚的史学志趣、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丰富的实践经验等几个方面概括了《通典·选举典》的成书背景。 第二部分介绍杜佑选举观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杜佑家世出身、中唐的社会现实及其唐代科举取士之风三个方面来分析了杜佑选举观的形成原因。 第三部分介绍了《通典·选举典》的体例及写作特点。《通典·选举典》体例上包括序和正文。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者在写作上有独特的鲜明之处,即贯通古今、详略得当、客观公正、忠于史实等几个显著的写作特点。 第四部分是对杜佑选举观的介绍。主要从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对选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历代选举制度所持的态度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杜佑的选举观。 第...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通典·选举典》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 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浓厚的史学兴趣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四节 时代的强烈呼唤
第二章 杜佑选举观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名门望族出身
    第二节 中唐社会现实
    第三节 唐代科举取士之风
第三章 《通典·选举典》的体例及写作特点
    第一节 《通典·选举典》的体例
    第二节 《通典·选举典》的写作特点
    第三节 史实的详细记载和历代群士议论相结合
第四章 从《通典·选举典》看杜佑的选举观
    第一节 “征诸人事,将施有政”的宗旨
    第二节 对选举的高度重视
    第三节 对历代选举制度的看法
    第四节 对人才教育的高度重视及民本思想的体现
    小结
第五章 《通典·选举典》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使后世有史可鉴
    第二节 对后世选举制度的影响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通典》的问世及其经世致用思想[J]. 王锦贵.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4)
[2]论《通典》的方法和旨趣[J]. 瞿林东.  历史研究. 1984(05)
[3]杜佑与中唐史学[J]. 葛兆光.  史学史研究. 1981(01)
[4]论《通典》的性质与得失[J]. 谢保成.  中国史研究. 1992 (01)



本文编号:3678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678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f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