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浅析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6-05-13 13:23

  论文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濒临崩溃。2013年有关媒体报道,我国一些城市连日受到雾霾雾气天气的严重影响,雾霾面积高达130万㎞2,空气质量在不断下降,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有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因此,研究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制化路径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雾霾法律治理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入手,重点分析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

  论文关键词 雾霾 雾霾治理 大气污染

  引入法制化路径是治理雾霾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是因为执法不严、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的影响,使得利用法律方式管理雾霾污染的难度加大。雾霾治理的立法不够完善,造成法律实行成效偏低。在立法体系以及法律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使得雾霾一再威胁人们的健康,损害了我国的部分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要加大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的研究力度,以合理的法制方式对雾霾污染进行科学管理。

  一、雾霾法制治理现状

  柴静自费拍摄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针对城市雾霾进行深入调查。在纪录片中,不难发现,雾霾污染作为空气污染的另一表现方式,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而产生。又因为雾霾的出现,使得人们出行高度依赖高科技雾霾口罩,,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但是本法的颁布和实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立法效果,并没有起到预防空气人污染的作用。相反,国家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污染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立法实际情况
  从我国已有的立法体系而言,多部法律法规已涉及到雾霾污染问题。这些法律主要包括了:1.《大气污染防治法》。本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预防大气污染,改善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等,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法考虑到国家能源结构的特征,因此专门规定了燃煤空气污染的治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以及废弃、恶臭、废尘等都作了明文规定。根据本法的相关规定,雾霾污染也是空气污染的治理内容之一,雾霾治理也要采取《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治理。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本计划在2013年由国务院发布。本计划重点提出了新时期下,应对空气污染治理的总体规划。计划中强调要对空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减少空气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对工业企业的空气污染治理,转移污染源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3.地方性规定。针对雾霾污染问题,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立法手段,针对地方性规定,对雾霾治理提出了明文规定。
  (二)法律法规的实行效果实际情况
  虽然我国从中央至地方都展开了立法,也已形成完整的防治规划与治理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1.尚未实现立法目的。我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对空气污染进行防治,以此保护与改善空气环境,然而并没有实现该目标。立法目标与客观实际这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的空气质量指数较差,全国多数地区存在着空气污染问题。2.规范多,但是成就较少。我国的法律明反映了国家的立法构思与执法构思,但是怎样具体实行这些法律法规,并没有作详细规定。这主要是因为已有立法并没有贯彻落实下去,使得立法目的难以实现。又因为空气污染的治理存在新的问题,使得法律执行成效低。3.新型的大气污染问题不断涌现。以城市雾霾污染为主的新型污染问题不断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我国法律法规的颁布、实行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治理效果。

  二、雾霾法制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立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将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为雾霾治理的依据,至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立法思路不够完善。我国现行的空气污染治理法律多是针对空气污染防治,在立法思路方面,体现的是防范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并没有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考虑空气污染的防治问题,使得城市一再发生雾霾污染问题。2.国家政府的责任制度不够完善。雾霾治理与普通污染防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因为空气的流动性能强,某城市发生雾霾污染,但不一定是该城市的工业污染等造成的。这也就使得雾霾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责任设定较为模糊,各级地方政府只对本地区的空气污染承当责任。
  (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制定了空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但是城市空气质量并未得到提升,甚至不断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问题日益严重,并对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够彻底。1.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过低的违法成本,使得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2.国家政府的利益关系。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国家各个地区的政府承担着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责任,这使得地方领导人将自身政治业绩和本地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挂钩。一些政府领导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先发展经济,然后进行环境保护的策略。3.执法失准问题。这也就是指各级政府为了达到某种执法目标,采取相应的执法行为。例如:在雾霾治理过程中,部分地区政府采取的是限购机动车、强化交通限行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一般。



  三、雾霾治理法制化路径

  雾霾治理要求强化法律责任,采取法制化路径,以此防止大气环境成为排污的“公用地区”。现阶段,发生雾霾污染和现行的法律法规有关。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加强空气污染违法成本,完善相关法律,贯彻落实雾霾治理向法律法规,提高空气质量。
  (一)立法责任
  合理调升处罚的标准。国家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在修订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参照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全兴的法律制度,适当调升空气污染的法律处罚力度,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物价的不断上涨,对该处理力度进行动态调整,以此完善立法体系,为处罚企业非法排放污染物提供法律依据。
  此外,和美国颁布施行的《清洁空气法》相比,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已有立法中的政府宣示型条款较多,但是可操作的条款偏少,使得我国的法律责任机制不够完善。这就要求国家政府强化立法责任,履行立法义务,推动立法进程。
  (二)法律责任
  第一,全面加大企业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城市出现雾霾,威胁人们的健康,要求我国政府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笔者针对我国空气污染违法成本偏低这一问题,建议国家要加大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处罚力度,以此强化保护大气环境。
  其一,采取按日处罚方式,提升企业违法成本,有效抑制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其二,国家要加强查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大气污染问题和水污染问题并不相同,大气污染问题较为隐蔽。因此国家要加强执法机制的建设,督促企业无法进行违法操作。其三,政府要充分利用新设定的“污染环境罪”,充分关注行政执法和法律责任追究这两者间的衔接。笔者建议我国环境执法部门要强化空气环境的检察与检测力度,遵循人民群众参与的治理原则,全面打压违法行为。同时还需要强化管理空气环境污染案件移交工作,由国家环境执法部门将严重案件移交给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第二,加强政府的雾霾治理责任。城市雾霾的出现和该地区城府的治理责任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强化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治理责任。笔者建议从行政责任这个角度入手。
  中国政府做好“加强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发展”这两项工作。但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治业绩,片面强调“唯GDP论”,在发展本地区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行政不作为、执法松懈以及权力寻租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国家政府在雾霾治理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就要求国家要从建立完整的执法责任评价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贯彻实行该体系,以此达到政府内部的责任追究目的。此外,公民督促环境保护执法部门,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在利用这项措施的过程中,公民要充分注意手段与策略的运营,切不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遭受雾霾污染问题的严重影响。国家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激励机制,利用:激励低碳经济手段、激励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等手段方式,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经济。雾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经济激励措施的实行成效偏低。且城市出现雾霾和国家产业的落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政府要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新能源技术,改革环保制度,转变生产观念,降低碳排放量。政府要尽快修订《循环经济法》,提高本法的可操作性。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得以片面牺牲大气环境为代价。

  四、结语

  综上,城市雾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甚至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危害。这说明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一直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有关立法以及执法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这就要求政府在雾霾治理过程中,采取法制化路径,完善国家已有立法,强化政府的空气环境防治责任,加大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处罚力度,利用“按日处罚”措施;执法机关要加强监督、查处非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本文编号:44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44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