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五重路径

发布时间:2016-06-25 09:04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五重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8年7月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SOCIALSCIENCES

Jul..2008

V01.16No.4

第16卷第4期

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五重路径

韩秋红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如果说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是从古代哲学离开对人类认识活动的反省而追寻世界统一性的本体论独断,转向对“人的认识何以可能”的认识论反思,,那么现代西方哲学则不仅仅是对语言意义的分析与理解,而是在语言学通过对语言意义的省察表征的人生活世界的意义基础之上生发出的多重路径、多种角度的转向。我们将这一系列转向概括为: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转向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并认为这些转向彰显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多元发展和哲学发展不断深化的无限可能。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哲学转向;五重路径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8)04—0022-05

按照一些历史学家的说法,“变”有三个级度:一日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日百年期的缓慢渐变;第i种变化并不基于时间维度,它动摇乃至颠覆我们最坚实、最核心的信念和规范,怀疑和告别过去,以无可遏制的创新冲动奔向未来。以此思想来观照现代西方哲学轰轰烈烈上演的哲学转向无疑应属于第三种“变”。之所以说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属于第三种“变”,是因为哲学转向实际上是思考哲学J’日J题的方式和角度的转换,标志着哲学向着纵深方向的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在传统哲学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向的基础上实现了语言学转向,这一现代转向是通过五重路径彰显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多元发展和哲学发展不断深化的无限可能。

五重路径之一:非理性主义哲学转向

现代西方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肇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最早确立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是叔本华创立的唯意志论。受其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以及德冈和法国兴起的生命哲学思潮成为19世纪后半期非理性主义的重要思想流派。20世纪初南胡塞尔引导的现象学运动所开启的存在主义思潮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和分析把非理性主义思潮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科学哲学

收稿日期:2008—05—20

中,在从最初的对形上理性的拒斥和对科学理性的迷信走向对科学理性的反叛的过程中,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哲学家通过对多元方法论以及多元文化观念的张扬,表达出具有非理性主义色彩的科学哲学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1二业社会科技理性扩张所导致的社会危机的批判,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m非理性主义的理论倾向。现代非理性主义在哲学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本体论上.现代非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寻求某种非理性来取代理性的中心地位,以之作为世界的本体,并把它建构和发展为对抗理性主义的一种“主义”。如叔本华、尼采找到了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并发展为意志主义;弗洛伊德找到了“无意识”,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找到了“生命冲动”,创建了生命哲学等。他们普遍推崇非理性相对于理性的先在性、本质性和优越性,以此来实现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在认识论上,现代非理性主义普遍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反对理性主义依靠抽象的逻辑推理和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来把握世界,宣扬只有依靠体验、直觉、情感等非理性的认识方法,才能认识世界;在人性论问题上,现代非理性主义反对把人抽象化、理性化,主张非理性的因素才是人性的本质,把非理性看成是人进行自我选择、自我生成以及实现人的绝对自由的根本动力;在价值观上,现代非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哲学本体论的批判超越与哲学观的当代变革(05BZX043)

作者简介:韩秋红(195卜

哲学。

22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

万方数据


  本文关键词: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五重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1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61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